“至少我給了他們賣給官府的權力。”
趙駿雙手一攤道“其實這里面還有個套路,那就是有地契的地承認是地主和私人所有,以后禁止私人開墾耕地,由官府組織人手修建水渠,自己開墾出地,然后把這些地當作官田租給佃戶,并且還是那一套打擊奴隸制度以及契約合同。”
“好家伙,那樣地主的地怕是連賣給官府的權力都沒有了。”
范仲淹更加震驚。
趙駿黑啊。
手是真的黑。
這一套下去,全國的地主怕是不死也得脫層皮。
“那沒辦法,總得拿主意想辦法把這些地主手里的地給收回來。何況我也沒讓他們吃虧,各地官府拿真金白銀和財政買來的。”
趙駿搖搖頭。
為了防止地主造反,他沒有明搶就算不錯了,花錢把地主手里的大部分閑置土地收歸,那么以后這些佃戶就變成官方佃戶,土地兼并的問題也能大幅度緩解。
能用這個辦法的主要原因還是在于大宋手里是真有錢,特別是最近幾年外貿做得風生水起,日本每年數百萬兩白銀流入。
遼國更是夸張。
為了搞火器,每年都是上百萬斤硫磺地買,光這一項就能為大宋帶來數萬貫的財政稅收。
加上海上絲綢之路,陸地絲綢之路,茶馬古道等等多條貿易路線火爆,民間在進行中等額度貿易的時候,也漸漸開始使用銀子,而不像以前那樣經常要帶好幾貫,幾千枚銅錢出門。
所以趙駿也給了大宋這些地主們最后一絲體面,那就是倒逼著他們把手里的地平價賣給各地官府,把他們手里的佃戶解放出來,至少還能換些錢幣。
不然的話。
他們要是不想體面,朝廷恐怕就要直接幫他們體面了。
“那最后一條呢”
范仲淹又問。
“最后一條就是順其自然。”
趙駿聳聳肩道“等工業正式開啟后,大量青壯就會進城打工,讓地主沒有人耕作,被迫讓他們要么賣地,要么轉型成工廠主、商人,土地自然也就慢慢收回了。”
范仲淹想了想道“這好像就是你最初說的辦法。”
“是啊。”
趙駿說道“這也是后世工業革命初期先發國家普遍的辦法,畢竟他們肯定也看不到未來方向,不能做出正確判斷。而且這個辦法肯定還有頑固分子,但比較溫和,不會造成大規模反對。唯一的弊端就是時間太長,且未必能讓人口紅利趕上大發展時代。”
最后這個辦法典型的就是英國羊吃人事件,工業革命到來后,羊毛原材料短缺,貴族地主們一看有利可圖,就馬上把土地改為牧場羊綿羊,結果就是圈地運動,大量農民失去土地,被迫入城打工,反而促進了工業增長。
現在大宋就是這樣,一旦工業革命到來,雖然以大宋的體量,不至于出現大量土地改為牧場的現象。可入城打工的收入比種地高,必然會主動吸引人口入城,農村就無人耕作。
結果就是大宋的地主們要么主動,要么被迫把田地出售,引入機器,成為資本家或者商人,也算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土地兼并的問題。
然而這樣做拖的時間就太久,而且不能根除弊端。
趙駿真正的目的還是收回大量私有土地,免得像后世印度那樣,修條高鐵,沿途的地主紛紛反對,修了十幾年都修不了,嚴重阻礙國家發展。
趁著現在大宋的體量還不算特別大,地盤只有不到三百萬公里,人口沒有十幾億那么復雜的時候完成改制,那么接下來不管是修火車還是建公路,都能暢通無阻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