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自然。”
狄青應了一句,隨后大家又聊了一些事情,這才散會。
會議結束之后,眾人各心情不同。
楊察是知道火器厲害,但他沒有親眼在戰場上見過,所以也不知道這一萬火器軍到底能不能發揮作用。
而儂智高則別說見過,連聽都沒聽說過,西南交通不便,消息閉塞,特別是他以前都不是朝廷官員,只是一個邊境少數民族首領,就更加不可能知道火器的存在。
因而見到朝廷只來了一萬人,不免對這次出征有些悲觀。
只是狄青似乎信心滿滿,似乎覺得光憑廣西這幾萬人,加上大理那點人手,就能夠平滅掉擁有數萬大軍把守的交趾重要關隘。
讓儂智高難免在心里給他評價一個驕傲自大。
“也好。”
“這狄青自以為大宋擊敗了遼國和西夏,就如此目中無人,讓他去碰個頭破血流,就知道厲害。”
“到時候上報到朝廷,我既然已經勸阻過,那跟我也沒有什么關系。”
“之后朝廷見到光憑一萬人不能破交趾,興許更加大怒,遣重兵二十萬來也說不定。如此一來,才能夠徹底把交趾滅亡。”
出了州府衙門,在回自己同知衙門的時候,儂智高心里想著。
于是乎,大家各懷心思,便是一夜過去。
翌日清晨,狄青就帶著三百人輕裝上路,在儂智高的帶領下,向著憑祥洞的方向而去。
憑祥洞就是后世憑祥市。
在宋越邊境線上,這一帶羈縻州相當多,達十余個,其中門州就是后世越南的同登鎮。
跟大理一樣,宋國和越南之間并不直接相連,而是中間有大量的少數民族部落,這些部落形成的集鎮在名義上歸屬于大宋,實際上都是自治。
李朝對這些邊境部落采取拉攏、分化、壓榨等等策略,以至于當地部民十分厭惡,紛紛舉兵反抗,這才讓儂智高崛起。
只是說來也有些慚愧。
這些區域自古以來就是中原王朝的領土,但雍雞關這樣重要的關隘把守者卻不是宋軍,而是邊境的少數民族。
他們處于兩個國家的夾縫當中,無力阻攔李朝的進攻,導致邊境頻頻失守。
在歷史上李朝攻破邕州之前,李朝就多次派兵襲擾邊境關卡,劫掠門州、凍州、下石、憑祥、西州、上石、西平州等大宋的邊境羈縻州,給邊民造成嚴重威脅。
若非如此,也不至于讓儂智高振臂一呼,一呼百應,在很短的時間內從區區數千人的部隊,發展出數萬人。
都是被李朝壓迫而奮起反抗的邊境少數民族。
儂智高如今在邊境的威望其實一般般,歷史上需要他多次反抗李朝,多次招兵買馬,實力越來越強大之后,才被周圍儂姓、黃姓等邊境各部落推崇。
此時他還沒有到后來那樣的地步。
不過他爹儂全福威望很高,以前是邊境地區最大的少數民族勢力,帶領各部落反抗李越。
所以儂智高與邊境很多部落首領都認識,看在他死去老爹的份上,那些諸洞諸部落的首領基本都會賣他個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