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啊,既然能早點按下去,又何必放任不管呢”
王曾附和了一句。
但呂夷簡不依不饒道“到底什么協商空間,這事你必須在會議上說明白。”
“行吧。”
“我的意思很簡單,朝廷也不是不講道理的人,所以算是給他們一個協商的空間,讓杜杞自己把握。如果拖得太久,最后朝廷還是能夠出面,抓人抄家,不會鬧得全國發生動亂。”
趙駿隨口說了一句就想敷衍過去。
隨著盛度病死,如今政制院宰相剩下十一個,目前在場的有趙駿、晏殊、呂夷簡、王曾、張士遜、李迪。
而宋綬、蔡齊、范仲淹、蔣堂、賈昌朝五人則每天上午需要去各部門督查,以彰顯政制院對于落實考成法監督的重要意義。
趙駿撓撓頭,其實這事本來是打算年底說的,但既然遇上了,就正好做個鋪墊,他站起身道“那就臨時開個會。”
當下眾人就起身,此時政制院只有六位宰相值班,其余人或巡視或外出辦公去了。
誰讓他們年輕呢
常值班的趙駿需要過問大事,其余基本上都六七十歲了,身子骨也不是很好,最近兩年老登們生了不少病。
這樣政制院監督中央各部,在宰相們的監督下,各部又只好監督下面的各個部門,如此層層傳遞,才能持續落實維持數年的考成法。
至于為什么一直是他們五個人。
不過在場都是德高望重的老師傅,除了晏殊以外,基本上都是之前的平章軍國事的宰相出身。
宋綬蔡齊等人之前最多也就是參知政事的副相,因此他們還是能夠確定大事。
不像范仲淹等人,年齡在五六十歲之間,還算是年富力強,他們不去誰去
所以眼下確實不能湊齊整個政制院會議。
“我打算讓杜杞軟處理。”
趙駿說道。
眾人進會議室落座。
才剛坐下,王曾就開口說道“說說吧,到底怎么回事。”
“怎么個處理法”
“協商,不管他們喊了多少地主,事情鬧得怎么樣,都先協商為主。”
“軟處理”
“嗯。”
“要是不答應呢”
“繼續協商。”
“具體內容呢”
“很簡單,只要他們答應朝廷下達的新政,老老實實納糧,一切就都還好說。”
“那事情可就愈演愈烈了。”
“那就動刀了。”
“還是不答應呢”
“加大協商力度。”
其實這些年來趙駿殺了蠻多人。
掃黑除惡,黑惡勢力搞死了不少。
“這不就是你要的結果嗎早點動手就行了,非得繼續磨蹭干嘛”
眾人一下子沒搞明白趙駿什么意思。
也殺了至少得一千多人,流放了好幾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