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朝廷撥款,加上各路、州、縣自己的府庫存余,開啟全國性基礎建設,對本縣的官道、河渠、荒田進行大規模修葺工作。
本來大基礎建設肯定是要設計方案和圖紙,比如你修一條路,總歸是要把從哪修,修到哪的方案做好
但這次基建并不是要修新路,而是把原來的老路重新打理一下,讓它能夠發揮出作用。
畢竟你想建廠就得先修路,先有夯土路才能建水泥廠,有了水泥廠才能修水泥路,有了水泥路才能修鋼鐵廠,有了鋼鐵廠就能修高速公路。
一環扣一環,不可能直接從夯土路躍遷到高速公路,那是不現實的事情。
所以林林總總下來,各方面的建設其實都在慢慢給大宋進入工業化發展建立一個雛形,就相當于起一個地基,正式從封建社會,轉變為科學社會。
也幸好此時封建禮教還沒有發展到后世明清那樣的程度,整個社會風氣依舊處于唐宋相對開放的時代。
如女子不許為婢,可以出門,可以改嫁,可以離婚。男子不允許為奴,商人可以參加科舉,樂戶、娼妓、乞丐、疍戶等傳統賤籍也不存在,都屬于自由民范疇。
因此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只要調整好改革的方向,在改革難度上,其實宋代大背景改革,難度要低于明清。
不然光一個允許人體解剖,就屬于大逆不道,為世人所不容了。
三月初,汴梁。
正是孟春時,春日陽光正好,暖暖的撒在大地上,讓世間滿是生機勃勃。
此時的大宋東京早就已經不再是十年前的模樣。
一棟棟高樓拔地而起,一排排樹蔭隨風飄蕩,河上畫舫輕搖。
在滿是二三層樓的木制房屋世界,這些五六層的鋼筋水泥樓房顯得格外耀眼。
但這種好似現代與古典的結合并沒有一點違和感,因為這些建筑都充滿了柔和的線條以及優美的東方元素。
白墻灰瓦之間,彰顯出一抹抹靚麗的風采。
縱橫交錯的街道來來往往,一列列招牌在風中搖曳,由于天氣回暖,溫度升高,販夫走卒們擦著汗水從街上走過。
“香料勒,香料勒,西域來的香料哦,物美價廉。”
“來哦,剛出鍋的餛飩,好吃勒。”
“走一走看一看啊,上好的杭州絲緞,一匹只要兩貫錢,只要兩貫錢啊”
各種叫賣的聲音,各種香臭的味道,各色模樣的人群猶如魚群隨著河流涌入了大海,充滿了激蕩。
內城小紙坊街口,幾名士子正在旁邊的狀元樓吃飯。
他們是汴梁書院的學生。
從景佑四年開始,朝廷就在汴梁興辦學校,取名為汴梁書院。
區別于太學,這里除了教儒學以外,還教理科。
招收的學生不看家庭條件,唯獨看學習能力、人品道德以及是否能吃苦耐勞。
簡單來說,這所學校就是大宋剛進行理科教育的試點學校,也是除了趙駿最開始教的那批學生以外,第一批接觸理科的孩子。
當年趙駿從后世帶來的物理有趣小實驗化學基礎反應小學數學等課外書,也成為了這里的教科書。
九年過去,這里不少學生都已經順利畢業,并且參加了去年的科舉。
今年二月春闈,由于朝廷在今年正式把數理化納入到科舉當中,汴梁書院就成為了最大受益者,二百多名進士,有一百二十多人出自汴梁書院。
一時間汴梁書院名動京師,讓這個原本只存在于傳說當中,基本沒什么名氣的學校,一夜之間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此刻狀元樓內,幾人互相敬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