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祝劉兄桃李滿天下了。”
眾人都紛紛給予祝福。
事實上沒過多久,教育部就發了新通知。
對于新晉進士有愿意前往各路的,確實都是各地小學初中副校長起步,都是從七品級別,與當地縣丞級別相當。
而一路高中的校長就不是新晉進士,而是從科學院選拔的一批博士,級別為正五品。
在眼下這個科學剛剛啟蒙的時候,教新學的小學初中校長,文憑至少得是科舉同進士,老師也得是舉人,就可以知道朝廷對于教育的看重。
此刻酒樓當中。
除了幾個新進進士以外,酒樓里多有商人,他們其實也很關心朝廷政策,紛紛購買報紙看起來。
鄰桌就有一桌,剛好汴梁做紙的馬家正在宴請做糧油生意的孟家,馬家老大今年三十來歲,與孟家老大差不多年紀,正是接手家族生意的時候。
孟老大看到報紙上說朝廷開放鋼鐵、水泥、紡織等產業,頓時激動道“馬兄,朝廷終于允許咱們經營鋼鐵和水泥了。”
馬老大納悶道“孟兄,以你們家和知院的關系,這事你還是看報紙才知道”
汴梁商圈很多人都清楚,孟家原來不過是個中等糧商家庭,后來就是抱上了知院大腿,入股了國營商行,這才一朝發跡,擠進了最上層圈子。
孟老大搖搖頭道“知院素來剛正,我二叔也不是善于鉆營的人,只知道朝廷只要讓我們出力,哪怕是傾家蕩產也要幫上忙,這才能得到朝廷青睞,怎么可能會被提前給內部消息呢”
馬老大敬佩道“孟叔真乃當代孟嘗君也。”
“這鋼鐵廠和水泥廠既然是朝廷希望大家興辦的,那咱們孟家肯定不能落后,我打算自己注冊一家商行,響應朝廷號召。”
孟老大義正言辭地說道。
馬老大想了想,便也說道“孟兄敢為人先,讓兄弟十分欽佩,賢兄既然有如此心情,愚弟自然也不能干看著,愿意與兄長一同作股,你看如何”
“那感情好。”
孟老大連連點頭。
其實別看已經有不少商人在打探鋼鐵廠和水泥廠的事情,但觀望的還是居多。
鋼鐵廠大家都能看到利潤,民間用鋼需求大,未來不缺銷量。
可興辦這樣的廠子成本也不知道多少,普通商人肯定辦不起,只有那些巨賈才有資格。
而水泥廠則是不知道未來是否有市場,是否會虧本。
不過商人做買賣本身就有風險,朝廷已經給出了水泥廠未來的發展方向,那自然也不乏愿意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很快消息出來之后,汴梁就有不少商人打算前往工商局,詢問興辦這幾個廠子的問題。
教育界和商界都引發了不小的地震。
而相比于不少讀科學出身的進士和看重鋼鐵水泥的商人們來說,民間又是另外一副光景。
汴梁真正看報的其實沒有多少底層百姓,看報的受眾多是汴梁市民。
這些汴梁市民就跟后世北京市民一樣,在當地有房產,有產業,都是小有家資,所以能夠認識字,看得懂報紙,識字率也高。
可底層百姓是看不懂的,他們大部分人都不住在內城,連外城都不住,而是住在城外。
此刻城外早就已經不是當初的荒野。
這幾年汴梁大興土木,城外東西郊區,如今早就修建出大批房屋,住滿了百姓。
房價最低的是東郊,東郊離城近,離汴河、蔡河、五丈河、金河等運河碼頭近,走路到碼頭去可謂近在咫尺,按理來說應該是最搶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