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今遼國和西夏國力有所提升,一個戰斗力達到了120,一個達到了110,看上去好像都變強了,可回頭一看,原來80戰斗力的大宋那就不是國力提升了,那都屬于坐火箭了,戰斗力飆到200往上走。
而且這個差距隨著時間的推移只會越拉越大,換了任何人當西夏和遼國皇帝,都得憂慮難安。
所以趙駿才預測未來幾年,遼國和西夏很有可能再次主動挑起戰事。
一旦他們再次挑起戰事,大宋這一次就可以考慮是消滅他們,還是只擊敗他們,然后像安南那樣扶持偽政權先半殖民。
畢竟打下來確實是痛快了,可治理依舊是個老大難題。
還是需要一步步來。
比如先把燕云十六州奪回來,然后再步步奪回東北。
蒙古大草原的話,等將來鐵路修過去再取也不遲。
眾人正做著未來鐵路規劃的時候。
外面有人敲了敲門,趙駿就說道“進來。”
一名政制院秘書進來道“報,工部剛剛派人來報,說鐵路已經在今天早上正式竣工。”
“哦”
趙駿驚訝道“這么快就修到了尉氏”
秘書回答道“是大雨導致修河那邊停工,工部就把人都轉移到了鐵路這邊。”
現在大宋已經有點用人荒了。
到處都在搞建設。
朝廷在汴梁四處招募工人,才湊了一萬人,要在一個月內修一條四十公里長,到尉氏縣的兩段路,工期非常趕。
歷史上后來美國修太平洋鐵路的時候,九年修了三千多公里,平均每月也只能修三十公里左右。
不過鐵路的難點在于開鑿隧道,太平洋鐵路很多地方要鑿隧道耽誤工期,平原區就沒這么麻煩,一路鋪設枕木和鐵軌就行,速度會比較快。
原本趙駿是打算一萬人一個月內就完成,沒想到這才二十來天就搞定了,這是打算提前一千年上演中國速度嗎
“那我去看看。”
趙駿站起身,隨后看這眾人說道“今天就先散會,外面那么大的雨,你們就別去了,我去看看。”
“額”
眾人雖然也想去瞅瞅,可趙駿說的也確實對。
最近天氣越發寒冷,又是暴雨傾盆,這些宰相們都六七十歲的人了,身子骨頂不住,就只能算了。
范仲淹張了張嘴本來想去,但他下午兵部那邊還有事,最后也就只能沒去了。
趙駿出了政制院,現在才是中午,可外面天空幾乎是灰色的,無數白色的線條滴落。
侍從打著傘,送趙駿一路到了宣德門外,然后護著他坐上了馬車。
馬車浩浩蕩蕩,周圍百來護衛,向城南而去。
此刻城南距離汴梁約五六公里外,一座簡陋的車站拔地而起,里面有一條筆直的道路直通南方。
道路上鋪設了兩條軌道,基座不是水泥,就是一些沙石上面鋪了枕木和軌道。
沒辦法,如果要用水泥當基座的話,工程量和成本就太大了。
不過軌道只要拼接在一起,就非常牢固。除非人為破壞,否則的話基本就不會有什么大問題。
當趙駿的馬車抵達火車站的時候,工部右侍郎蘇舜元連忙過來迎接。
這次工程就是他主持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