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一年的時間,前幾年趙駿最多也就是在大宋本身擁有火器的基礎上,完善了火藥配方,讓大宋能造手榴彈和火炮。
其它的時候都是在培養各種人才,推廣基礎的初中數理化教育,并且給像蘇頌、張載、賈憲、萬直臣、燕肅等這些對科學感興趣的人才一個研究的平臺。
如此雙管齊下,才能做到今天這個地步。
“現在正好西夏和遼國要對我們圖謀,正式讓軍工廠那邊開始生產的話,應該能送往前線投入戰斗了吧。”
范仲淹說道。
“嗯,下午讓兵部擬個劄子,先造一批讓汴梁的禁軍換上新裝備。”
趙駿說道“如今大宋已經全部裝上了遂發火槍,全部換后裝火槍的話成本太大,冗軍問題才剛剛解決,總不能馬上就又開始提高那么多軍費吧。”
“這倒也是,看來武器裝備升級的更新換代速度快也不是件好事,也許前腳剛把新裝備換上,后腳又研發了更好的,成本驟升。”
“現在大宋發展速度還是快了許多,也許應該放慢一下腳步,先沉淀一下蒸汽工業時代,十年之后再慢慢更迭到電氣化時代,那個時候會更好。”
“嗯,走一步先看一步。對了,昨天化學院的萬院長上報,說是化學院在研究硝與硫時又發生了一起爆炸事故,造成了一死三傷。”
范仲淹撓撓頭道“這化學有這么危險嗎”
“有。”
趙駿嘆了一口氣,看向遠方道“不止是化學,生物學也一樣。一旦防護沒有做到位,擅自研究某些危險的細菌,說不好就會出現大面積瘟疫感染。”
“看來化學和生物都要是慎重啊。”
范仲淹一時驚愕。
“是要慎重,但有的時候也很無奈,像諾貝爾死里逃生多少次,被炸得體無完膚才發明了硝化甘油,要想進步,需要有人做出犧牲。”
趙駿亦是無奈,雖然炸藥給人類帶來很大災難,可大宋要想制霸,就必須要走這一條路。
不然大宋不研究炸藥,別的人會研究。也許大宋化學就停滯在火藥,幾百年后西方研究出了炸藥,那么又是一輪殖民也說不定。
為此他只能讓大宋在發展的道路上一直向前,不可能有任何停下腳步的時候。
回到宮中之后,下午他們向趙禎稟報了上午視察的結果,于是政制院打算先量產大概一兩萬把后裝式步槍,給汴梁禁軍用著。
這種槍的優點很明顯,裝彈速度奇快。而且由于是通過撞針點燃子彈里的火藥達到推進作用,也不需要像燧發槍那樣,每次扣動扳機都有大概30的幾率無法引燃。
但既然子彈的發射推動是靠黑火藥而不是雷汞或者其它無煙火藥,那么勢必就會繼承黑火藥的缺點。
比如每次射擊,槍械里面會有火藥殘留,需要時時刻刻清理。而且后膛的氣密性很差,瀉出的火藥煙塵和氣體會干擾射手瞄準,嚴重的甚至會灼傷皮膚。
雖然氣密性的問題物理學院通過橡膠墊勉強解決,但火藥殘留就沒辦法了。
畢竟歷史上在雷汞以及其它無煙火藥發明之前,無論是后裝槍械還是大炮,都有這樣的困擾,比如歷史上第一款后裝步槍德萊賽步槍就有這樣的缺陷。
這是歷史進程問題,除非大宋彎道超車,化工技術突飛猛進,提前發明雷汞與無煙火藥,否則他們也必須經歷,沒有什么辦法。
下午崇政殿向趙禎報告了這一情況,趙禎非常高興,開完會基本上就到了下班的時候。
但此時王守忠卻過來傳給眾人一個噩耗王曾已經到了彌留之際。
“什么”
趙禎愣在原地,久久不愿相信。
眾人亦是面露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