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耀武何在”
“末將在。”
“令你領一千人在賈逵身旁策應。”
“是。”
“鐘寶材何在”
景泰有條不紊地布置了軍隊戰術。
韓琦那邊布置的是戰略。
分兵兩路,一路主攻一路佯攻,是為了完成朝廷給予取青塘和卓啰和南的戰略任務。
而景泰這邊就得布置戰術。
張亢率領主力五萬大軍,他這邊帶了一萬人,加上蘭州城本來就有的三千人,就屬于主力大軍的前軍部隊。
前軍又有先鋒,如此整個軍隊就形成了前后相連,井井有條的步驟。
但實際操作還是要看主將布置,否則一旦前后距離太遠,來不及馳援,那就屬于前后脫節,是軍機大忌。
之后景泰又安排青塘政權的兵馬擔任后勤工作,他們的部眾充當糧草補給的護衛軍,配合后方主力部隊,為前方的前軍輸送糧草。
戰術布置完成,賈逵便出了蘭州城,回答自己城外的軍營,一聲令下,便正式開始啟程,浩浩蕩蕩向西進發。
士兵們都騎在馬背上,如今大宋已經不缺馬,普通戰馬的價格甚至都已經跌到了九十到一百二十貫錢一匹,比當年景佑年間便宜了接近一半。
沒辦法。
當初遼國和西夏都對大宋實行了戰馬禁運,大宋唯一的戰馬來源就是青塘。
如今遼國和西夏被迫打開國門,放國內的戰馬出去,再加上大宋在陜西路也設置了不少馬場,戰馬供大于求,自然也就價格開始大跌。
以前陜西路二十多萬軍隊,騎兵只有兩三萬人,后來范仲淹到西北經營數年才把精銳騎兵的人數提高到了五萬。
但現在陜西路十多萬大軍,幾乎已經做到了戰馬自由,人人都能縱馬疾馳。
無數西北漢子背著長槍,腰間懸著環首刀,馬腹兩側都各種放著一個行囊,一個行囊里裝著定裝彈藥。另外一個行囊里裝了一些粗餅、水壺之類的用具。
三千輕騎出城,僅僅兩個時辰不到,就抵達了遠處河口,此地便是后世蘭州西側的河口古鎮,距離蘭州城約三十五公里。
賈逵舉目眺望,遠處河口南岸密密麻麻扎著數百頂帳篷,根據斥候來報,李元昊在這里駐扎了一萬余人馬,其余西夏軍隊則是在西面的邈川城和北面的卓啰城。
遠處曠野上數十名西夏騎兵在小山坡丘陵上遠遠地看著他們,其中有人吹響了號角,蒼涼的號角聲音傳遍荒野。
“殺”
賈逵拔出腰間的刀,直指遠處河口南岸的西夏營地。
身后千騎卷平岡,塵煙四起繚繞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