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聽說敵人吃了敗仗之后,就退了回去,又重新整頓了兵馬,又開始向著龜州來襲。
城頭上大臣崔忠恭、李子淵、樸齊顏、徐維杰、金元沖等人跟隨在左右。
“陛下,北人又來了,王駕還是先離開龜州是好。”
李子淵勸道。
“無妨,些許小患,無需擔憂。”
王徽笑著說道,隨即又扭頭看向幾位大臣道“遼人想要敲打朕,那就該做好被朕反戈一擊的準備,不然他們還以為朕好欺負。”
到現在為止,王徽還以為這是遼國在不滿這些年來高麗逐漸親宋的態度,想要借著高麗換國王的時期敲打他。
倒不是他們蠢,而是確實很難想到遼國居然會大舉南下。
畢竟他們在外面的斥候只是查探到了派來襲擊的都是北邊遼國附屬的部落,遼國本部軍隊都沒有來,所以他們也沒什么好懼怕的。
“陛下,依臣之見,還是應該上書與遼國修好才是。”
崔忠恭說道“宋國雖強盛,可畢竟隔著大海,而且陛下不要忘了,是當初宋人拋棄了我們。”
“好了,朕自然知道,待擊退來犯之敵后,朕自然會上書遼國。”
王徽擺擺手。
那能怎么辦呢
小國不就只能在大國之間搖擺嗎
一旦選邊站,那就是萬劫不復。
雖然搖擺也不好,可兩個大國都擔心把他們逼向另外一方,因此也不會逼得太緊。
這也是小國的生存之道。
“陛下,不好了,敵人又來了”
就在此時,守城將領康成治急急忙忙來報。
“哼”
王徽冷哼道“讓他來無妨。”
正是晌午時分,秋風呼嘯,城外不知道何時響起了無數戰馬奔騰的聲音。
城北遼闊的平原上,出現了大量密密麻麻的黑點。
他們迅速移動,靠近到了數里之外,似乎開始排兵布陣,沒有一點要安營扎寨,圍攻城池的意思。
“奇怪。”
城頭上眾人看著城外,十分不解。
敵人遠道而來,居然直接打算攻城,沒有要停下來歇息幾日,砍伐樹木,制造攻城器械,等準備充分再攻城的嗎
但等到下午時分,城外遼軍的動向就給予了他們答案。
就看到這些遼軍后方出現大量輜重馬車,這些馬車艱難地拉著沉重的貨物,然后被拖到了陣前。
在陣前遼國的工匠開始組裝。
由于距離太遠,城頭上也看不清楚,只能看到一些小黑點似乎在忙碌著什么,讓人摸不著頭腦。
“他們在干什么”
“不知道啊。”
“陛下,敵人來時匆忙,必定疲憊,要不要趁機發動奇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