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慶歷六年九月,西北戰事如火如荼。
韓琦派張亢景泰等人西擊元昊,包圍了邈川城,又進攻卓啰城,戰事順利。
如今邈川城外的西夏軍已經被全部肅空,宋軍正在轟擊城池。
而在這個節骨眼上,遼國忽然進犯高麗,在高麗龜州一戰,高麗被打得落花流水,倉皇南逃。
后世的平壤并非高麗的國都,而是高麗的西京。
高麗國王王徽南逃到西京之后,就留下大將康成治駐守,自己則逃往了開京,也就是后世朝鮮開城去了。
雖然遼國曾經攻破過開城,并且占據過一段時間,但王徽決定死守開京。
因為這里被兩條河流包夾,分別為浿水禮成江、泥河北漢江,且西面就是渤海,地勢極為險要,方便宋軍海軍來援。
而更南的區域雖然也是高麗的地盤,如后來的漢城為高麗南京,大邱市東面為高麗東京,但南方幾近無險可守。
所以為了國家不被滅亡,高麗國王也只能孤注一擲,選擇在開京與遼國決一死戰,守住自家的國都。
幾乎是在政制院會議結束的中午,諸多宰相商議之后,就立即前往后苑找趙禎商談。
趙禎得知了情況,又聽說這一戰能把青塘、卓啰和南以及燕云十六州收回來,當時就差點沒樂死,美滋滋地發兵。
有宋一朝對于燕云十六州充滿了執念,北宋末年宋徽宗還揚言誰能收回來,就封誰為異性王,就足以見得宋王朝對于這塊土地的重視。
歸根到底,燕云十六州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
沒了燕云就沒有了對北方游牧民族的防守要地,如此隨時要面對他們的進攻壓力,為了守護國土又不得不重兵把守,以至于軍費開支眾多,國庫糜爛。
現在終于有了一個能夠收回來的機會,趙禎不樂死才怪。
九月二十二日,上午辰時。
昨天下午趙禎光速簽署了調兵令,樞密院也光速通過,隨即兵部和樞密院迅速開始抽調汴梁禁軍。
如今大宋六十余萬軍隊,除開陜西路、河北路加起來約三十萬,以及地方上分散的二十余萬以外,汴梁還剩下二百來個營,也就是差不多十萬左右。
與軍隊改制之前,汴梁聚集接近四十萬禁軍,總計六百三十余個東京營相比,此時的禁軍顯得更加精煉,也更加強大得多。
剔除掉了軍中老弱以及混日子的沙子,只留下敢打敢拼的精銳之士。再加上每十營為一軍,每軍都有一名將領擔任軍指揮使,管理日常訓練和軍隊紀律,大大提升了戰斗力。
此刻范仲淹剛剛去了樞密院拿到了調令,等他從樞密院出來的時候,趙禎就已經在等他了。
自樞密院出宮最近的道路是往南從端禮門出去,但范仲淹今天要出發就要從西華門出去先去汴梁禁軍營,把士兵領走,所以他走的是北面文德殿后門,再從復道往西面的西華門去。
垂拱殿門外,趙禎從北宮出來,趙駿等宰相則從大慶殿后門出來到了紫宸殿門外,兩邊匯合之后,遠遠的就已經看到了范仲淹從文德典后門出來。
在宮里范仲淹的行動自然都被他們掌握,見大家都在復道上等著他,范仲淹忙不迭地走過去向趙禎行禮道“官家。”
“嗯,朕與漢龍他們一起送送希文公。”
趙禎雙手背負在身后,臉色略有些潮紅,顯然情緒還是頗為激動,畢竟這可是收復燕云十六州的大事。
趙駿已經跟他說過,有宋一朝都只有北宋末年短暫收回來,而且還是靠買回來的,又很快被人擊退,甚至因此而讓大宋淪為后世的笑柄。而這樣的壯舉卻即將在他手里發生,怎么能不讓人興奮
“臣萬死,勞動陛下大駕。”
范仲淹連忙回道。
“呵呵。”
趙禎擺擺手,隨后先向西華門邁步而去,邊走邊說道“此戰不比之前,之前與西夏遼國的大戰雖然重要,奠定了我大宋如今地位,但燕云十六州一直是我大宋的心病,朕亦是極為重視。”
“是啊,燕云十六州,太祖、太宗亦是多次想拿回來,可惜總是功敗垂成。若是此戰能奪回,我大宋才算是真正重新回到了曾經盛唐時期的強盛。”
旁邊晏殊也感嘆了一句。
眾人每個人臉上都露出凝重的神彩,不奪回燕云,它就永遠是大宋頭上的一片揮之不去的陰云,令人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