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豆大的雨滴還在下。
明明已經天亮,約上午辰時三刻,可天空卻還灰蒙蒙得像是混沌初開之時。
宋軍的船只在滾滾水流當中蕩漾,徐徐抬開,又徐徐下降。
下雨的時候河水水位會漲,停雨后過一段時間等降雨量流走水位下降是非常正常的自然現象。
但在雨下的同時水位卻開始緩慢降低顯然不合理。
正常情況下除非早就在意這一點,或者對水位上下起伏非常敏感的人,不然也很少會有人察覺。
然而狄青卻早就猜到遼軍可能會使用的手段,因此也迅速做出了反制措施。
滂沱大雨當中,榆關本就已經破爛不堪,被宋軍用木板釘起來的西城門緩緩打開,狄青穿著蓑衣,騎在馬背上緩緩走出來。
雖然他們船上沒有馬,但遼軍多的是馬,這些日子他殺死殺傷的遼軍沒有一萬也有七八千了,繳獲的不計其數。
從西城門出來之后,狄青回過頭深深地看了一眼這座城池。
這座城池早已滿目瘡痍,到處都是痕跡。
城外尸體很多,宋軍甚至都來不及清理,若非正處于冬季,恐怕此時四處都是腐爛腥臭。
但不管怎么樣。
他之后還會回來的。
隨后他來到榆水岸邊,登上了船只,向西岸渡河而去。
此時宋軍在西岸的兵力已經達到了八千人左右,東岸則只有約一千多人防守。
如果遼軍來攻,榆關就會非常危險。
但好在昨夜遼軍攻打了一晚上,十分疲憊。并且大雨天氣,視野極差,他們根本看不到宋軍的情況。
狄青使的這招如果遼軍沒發現,那就是空船計。發現了,那就是棄子攻殺。
無論結局如何,在戰術上都處于領先的地位。
此刻西岸宋軍冒雨集結,俘獲的遼軍馬匹還不足以裝備全軍,更何況他們是水軍,很多人根本不會騎馬。
將士們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在泥濘當中,狄青緩緩抵達了隊伍前面,呼延守用和王奎已經過來了。
“大帥,我們已經偵察到遼軍主帥駐扎的地方,在距離廣寧西北約三十余里的盧龍縣。”
“他們躲進了城中”
狄青問。
“并沒有,在野外扎營。”
王奎說道。
“呵。”
狄青冷笑一聲道“遼軍還真是狂妄自大。”
呼延守用說道“興許是他們覺得我們不敢離開榆關,以此方便下一次進攻。”
“不管如何,都是遼軍自尋死路”
狄青目視西北方向,沉聲說道“傳我軍令,急行軍三十里,奔襲遼軍營寨”
“是”
王奎和呼延守用都是心中一凜。
這個任務不可謂不艱巨。
雖然宋軍早就脫離了以前那種將士都要負甲胄,難以長途行軍的時代。
但他們畢竟是水軍,水上訓練的時間比陸地訓練的時間更多。
在體能訓練上顯然要比陸軍的訓練差不少。
不過這是狄青的死命令,再難也得執行。
榆水西岸百里荒蕪,臨近仲冬,萬物寂滅。
廣寧城外有一些村莊,但戰事開打之后,不少百姓都已經逃難到了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