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范仲淹給他找了一個合理的借口,那就是他漢人的身份。這一下子就變成了民族與國家的矛盾,如此就從民族意識上掩蓋了他叛國的行為,算是給了劉三嘏一個臺階下。
“是是是。”
王素意識到了問題,就連忙改口道“劉氏若能認祖歸宗,此乃千秋大義也。”
“哈哈哈哈哈。”
范仲淹大笑道“知院說過,中華民族就應該團結一致,不僅要有海納百川的胸懷,同時也要有包容天下之心,五湖四海漢人皆為兄弟姊妹,兄弟姊妹回家,豈有不歡迎之理”
劉三嘏已是淚流滿面,拱手說道“下官下官感激涕零,愿為大宋效犬馬之勞,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說著他從懷里取出一封書信,走到范仲淹面前恭敬遞上道“相公,下官之前派仆從偷偷又回到遼國境內,去了我四弟劉四端的府邸,遞交了書信,后來四弟回了信,這是他親筆所寫。”
“哦”
范仲淹接過書信,打開看了起來。
信里除了日常問候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其中包含了不少軍事機密。
比如劉四端一邊詢問劉三嘏的近況,一邊以關心的口吻告訴他,說遼國決定與宋國決一死戰,要他小心謹慎之類的話。
里面言談舉止,都有不少軍事消息。雖然沒有明著說,但其實也已經跟明著說沒什么區別。
不過范仲淹看完之后不置可否。
畢竟一來不知道信中內容真假,二來如果僅僅只是這樣可不夠。
要想真正投靠大宋,就不能蛇鼠兩端,只想著透露點軍事機密就當是投名狀嗎
那怎么可能
還是得需要拿出實際誠意才行。
范仲淹淡淡地說道“嗯,很好,不過耶律宗真想殊死一搏,亦在我們預料當中,我們早就做好了準備。”
這話的意思是這封信的價值并不大,光靠這點情報,還不足以換取劉家投靠過來后的地位。
劉三嘏自然明白這一點,連忙說道“下官以為這是個好的開始,這就證明了我們劉氏是愿意認祖歸宗,回到大宋故國,請相公再給下官一點時間,下官會再次寫信過去。”
“如此便好。”
范仲淹笑著說道“如果劉氏能夠策動一些將領投降過來,那就是最大的功勞。我大宋能少些流血,兵不血刃收復燕云,你劉氏當記首功。”
“多謝相公”
劉三嘏興奮不已,干勁十足。
若是真能如此,他們劉氏投靠大宋過去之后,地位就穩如泰山了。
而他劉三嘏,也將是家族最大的功臣。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