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后,仲冬的雪花很快洋洋灑灑地落下,大地沒過多久就變得一片雪白。
宋軍安營扎寨之后,果然沒辦法再掘土作業。
因為要想挖壕溝,首先就得清理那么多雪,可北方雪滲入地下,迅速會凍結土地,給挖掘工作帶來困難。
所以宋人的土木作業遇到了相當大的麻煩,最后也只能暫時先修整好營地,再做別的計較。
而在這個期間,范仲淹看得最多的,就是燕云很多世家大族給他們發來的信。
燕四大家當中,除了昌平劉氏以外,其他三家都不同程度地嘗試聯系宋軍,甚至還有一些家族子弟偷偷跑過來投降。
狄青在榆關阻攔的兵馬,就陸陸續續有十多萬包括女直、渤海、室韋等其他民族的兵馬,榆關被截斷之后,被迫走喜峰口入關,也終究是抵達了析津。
區別在于曹操最終獲得了勝利,許都那些偷偷聯系袁紹的世家大族并沒有改換門庭,投入袁紹的麾下,就連繳獲的書信都被曹操燒掉。
按照趙駿的設想,如今有了日本金銀流入,他可以把金子盡量收回來做錨定物,白銀則鑄造銀幣,讓化學院合成一種類似于袁大頭一樣的合成銀出來,面額定為一貫錢。
在這樣的情況下,遼軍的動向和軍事布置,在范仲淹面前就好像透明的一樣,完全沒有任何隱秘可言。
劉六符只是恰好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把如今析津府、玉河、宛平以及周邊諸多縣城的遼軍情況都告知給了劉四端。
畢竟從第一次工業革命到第三次工業革命總共也就不到兩百年的時間,如果運作得當,運氣夠好的話,縮短個百年時間,提前跨入信息時代或許不是夢。
因為定位不同。
普通的世家官員完全不知道這些機密情報。
而隨著大宋十多年商業發展,商貿繁榮程度更上一層樓,中小額貿易日益頻繁,但在這樣的交易當中卻缺乏一種像交子這樣方便的東西。
屋內進進出出大量政制院的屬吏,不斷地把最近各部門上報的公文送過來,基本上都是各部門今年政務情況匯報以及各項財政支出等等。
所以這一場戰役注意是比歷史上官渡之戰還要懸殊的戰役,自然也讓燕云世家感到驚懼。
晏殊晚年或許能體驗一下火車,但趙駿覺得,自己晚年說不好連飛機都能體驗一下,只要大宋發展得夠快,只要他活得夠久,比如活個一百二十歲,也許晚年他還能夢回二十一世紀。
遼人常常躲在森林里,先引誘宋軍斥候追趕,等到靠近之后,再用手榴彈或者弓弩襲擊,趁著宋軍混亂的時候再突然殺出,這才能勉強打一個小規模的勝仗。
就這樣雙方斥候打了很長一段時間,慢慢地時間也來到了慶歷六年十二月下旬。
比如今年教育成果,各地大基建的修路狀況,以及今年的農業、交通、科技發展等等。
畢竟遼軍除了依仗總兵力達到二三十萬的宿衛軍以及皮室軍以外,還要依仗其余各個民族的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