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的評價,怕也能爭一爭前五。
如果能把遼國和西夏滅了,再推動工業革命,推動教育發展,怕是坐二望一都有可能。
“算了吧,花費的代價和收益不成正比。”
趙駿搖搖頭“真要這么干,你花費那么多人力物力把遼國滅亡,最多就是名義占領,實際上撈不到一點好處,如果想實際占領治理的話,花費的成本甚至可能拖垮大宋。”
對于滅遼這件事,他是堅決反對的。
不是打不過,而是純粹得不償失。
漢武帝要滅匈奴,是因為匈奴威脅到了大漢。
而現在遼國已經不可能威脅到大漢,滅遼就實在是吃力不討好了。
新來的夏竦杜衍等人其實有些不太明白為什么趙駿如此反對滅遼,杜衍問道“知院,為什么會拖垮大宋”
“很簡單,這些地方的生存條件太惡劣了,一到冬天,零下幾十度,你們誰能頂得住”
趙駿反問道。
“那遼人又為何可以”
杜衍不服。
“那是因為他們采取的生存模式就是“游牧”制度。”
趙駿說道“你們以為草原人天天套馬射雕其實不是,他們天天在為生存奔波,不然為什么他們總是要選擇南下與中原王朝交戰呢”
趙禎也詫異道“這里面有什么關節,大孫不如說說”
“很簡單,我們的國力畢竟不是后世,現在的北方除了沈陽還勉強算是膏腴之地以外,其它地方全是苦寒之地。”
趙駿說道“我們后世東北三省被開發,那是從明清到民國時期,幾百年的漢人闖關東形成的,一代又一代,前仆后繼,才完成了這樣的壯舉。”
“而現在東北那邊自然條件惡劣,開發難度極大。想要讓它回饋我們,投資的人力物力非常巨大,拖垮大宋是有可能的事情。”
“蒙古草原就更不用多說,自然條件還不如東北三省,我們去大草原上吃什么連糧食都種不出來,只能餓死。”
“事實上不是我們漢人武力不行,滅了周邊各國,奪取不了他們的土地。而是即便奪取了,也沒辦法長久統治,一旦本地土著反抗,我們鎮壓的成本簡直是”
他搖了搖頭,趙禎這幫人現在看到工業化開始,已經有了盲目自信,以為他們終究可以做到后世東方大國的強盛。
但東方大國是東方大國,帶宋是帶宋。
除非帶宋發展到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水平,不然想要奪取那么多土地并且實行治理,難如登天。
“那為什么不用羈縻統治呢”
鄭戩問道。
“不是沒用過,但沒什么用,漢朝設了護匈奴中郎將,然后控制了蒙古草原嗎”
趙駿說道“我記得有這么個例子,二十世紀上半頁,國民政府就想對生活在四川西北部的霍羅科馬游牧民征稅,但是結果呢。”
他環顧四周。
眾人也都看著他,靜等下文。
“上牲稅任其自便,政府不敢強迫也,否則遷家驅牛,逃往野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