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渴望這一日太久了,燕云一直是列祖列宗的心病,自太祖太宗以來,無不想收復這塊失地,如今總算是有了結果。”
趙禎扭過身,先向著臨華殿走去,邊走邊感慨說道“不管是后世還是當前,誰人不知大宋從不是什么大一統王朝,今能收復燕云,朕也算是無愧于列祖列宗,無愧于黎民百姓了。”
“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統天下,令萬物無不一一皆奉之以為始,故言大一統。自古以來,大一統都是歷代王朝的目標。”
晏殊輕聲說道“五代十國以來,天下戰亂紛擾不斷,太祖太宗畢生都喜歡收回華夏故地,一統天下,結束這紛爭,可惜時也命也。現在總算是得償所愿了。”
“漢人失去燕云之地太久,華夏故地永遠都是大宋的痛楚,時至今日,在高粱河之戰后,還有人感嘆,畏遼如虎,燕云不可得也。”
蔡齊也說道“此戰不僅僅是收復燕云那么簡單,同時也是一掃曾經我大宋軍隊畏懼外敵,只敢結陣自保,不敢主動出擊的風氣。自此之后,我大宋終于手握雄兵了。”
“是啊,以前不管我們對外如何勝利,僅高粱河之戰后造成的影響,就已經是根深蒂固,即便是到了十年前,亦是畏遼畏夏,戰力堪憂。”
宋綬亦是說道“但如今我們通過一戰一戰的勝利,到了現在,總算是樹立起了大宋雄兵的威風,以令軍隊敢戰而不畏戰。可惜呂公、王公他們沒有見到今日,不然他們得有多開心啊。”
眾人互相對視,紛紛一臉感慨地點點頭。
這一戰的影響遠不止是大宋正式邁入一統王朝的行列,同時也可以說是立國之戰。
大漢和大唐,僅僅是大一統,顯然并不是最終目標,而僅僅只是個開始。
一統天下之后,他們手中的兵馬就是最精銳的兵馬,擁有無比驕傲和自信,擁有敢于和敵人決一死戰的底氣。
所以大漢和大唐才能這般強盛,讓周邊國家自此服服帖帖,犯強漢盛唐者,雖遠必誅。
反觀大宋,自高粱河之戰后,大宋的軍隊一夜之間像是被閹割了一樣,打外敵時束手束腳,敗仗一個接著一個。
以令軍隊數量雖然是歷代王朝之最,可軍事力量卻非常孱弱。多次被逼著繳納歲貢,以至于贏得了跟帶清一樣,“犯我大宋者,雖遠必賠”的罵名。
但到了如今。
隨著大宋軍隊先擊敗了侵略的西夏和遼國,再到如今主動反擊,攻城略地,甚至收復了燕云。
大宋的軍隊也在這一戰接著一戰中自信心上漲,士氣也是在如今達到了頂點。
而一個國家的國力和軍隊士氣達到頂點的時候,那幾乎也就意味著這個國家的武力已經非常強盛。
就如同強漢和盛唐時期那樣。
因此可以說百年前的趙匡胤僅僅只是建立了一個國家,卻未有讓這個國家真正屹立。
一直到今日,大宋這個國家才算是正式崛起,可以自豪地向世人以及周邊所有國家宣告他們的強大了。
正如同有的人20歲就死了,80歲才埋。
而有的人20歲就埋了,可到80歲的時候卻活了過來一樣。
“好了。”
趙禎帶著眾人進入殿內。
屋子里有一張大理石圓桌,他走到桌前說道“都坐下說吧,今日是為范卿接風洗塵。”
說著趙禎又招來王守忠,讓他去御膳房那邊吩咐一聲,可以上菜了。
菜都是現成的,一直溫熱著,現在就能夠端上來。
大家便紛紛坐下。
趙禎坐在主位上,趙駿和范仲淹在他左右兩邊。
要是以往的話,按照資歷排序,呂夷簡和王曾死后,應該是晏殊坐在老三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