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的發展才能繼續向前航行。
可以說趙駿是為了維護自己手中的權力。
但二者并不沖突。
對百姓好可以維護自己的政權,也可以造福天下民眾。
難道雙贏不好嗎
“嗯,不錯。”
趙禎微微點頭,沉聲說道“一千多年前孟子就已經闡述過的道理朕相信大家都懂,朕在這里表態,立場永遠都站在百姓那一邊。”
“漢龍的一番話令我等汗顏啊。”
“請官家放心,臣等心中裝的是黎民,為的是大宋國家,絕不會尸位素餐,人浮于事,必定造福百姓。”
“說得多不如做得多,百姓心中都有桿秤,誰都他還誰多他壞一目了然,而我們要做的,自然是讓百姓明白,國家永遠都是為百姓在考量,絕不得過且過,敷衍了事。”
眾人紛紛表態,這也是為什么他們能夠坐在這里的原因。
因為政制院的存在,就是要改變官員的立場,哪怕你心里還存著立場不變的想法,但嘴上和實際行動,必須把立場變過來。
一旦被趙駿發現你嘴上說著主義,心里想的卻是其它,那么下場就只有一個滾出政制院。
“好了大孫。”
見眾人都表達了決心,趙禎才又看向趙駿道“繼續說說。”
“古代大興土木容易亡國,現代大興土木卻能興國,這個道理我已經沒跟大家說過,但卻已經做過了。”
趙駿又道。
“哦”
趙禎納悶道“什么時候做的”
“第五輪慶歷新政啊。”
趙駿笑道“大基礎建設就在于這里,相信老哥你也已經找到了區別吧。”
“額一個給錢,一個不給錢”
趙禎頓時想明白了。
“不錯。”
趙駿點點頭“給錢,那就不是在剝削百姓,而是百姓付出了勞動,得到了應有的報酬,這才是雙贏。”
他看向范仲淹說道“在后世我們歷史課本里有個理論叫“羅斯福新政”,但實際上在我們大宋,就已經存在一個“范仲淹新政”,怎么樣,老范,還記得嗎”
“記得,你以前跟我說過,是我在后來慶歷新政失敗,被趕出朝廷之后,擔任杭州知州的時候做的,應該是歷史上的三年之后吧。”
范仲淹點點頭。
這件事情其實還沒有發生,要到公元1050年杭州發生饑荒,他利用了以工代賑,以及故意哄抬糧價,引誘外地糧商運糧到杭州,反而讓糧價暴跌的辦法拯救了百萬災民。
不過雖然這事沒有發生,但由于慶歷新政的第五輪大基建本質上來說也是以工代賑的策略,所以趙駿后來就跟他提過這件事情。
再加上范仲淹自己也懂得這些道理,因而自然也明白趙駿在說些什么東西。
“經濟的本質就是商品和資源的流通,不管是人力資源還是物質資源,通過勞動生產將過剩的資源和商品進行等價交換。”
趙駿說道“現在我們國家有錢,有生產力,有糧食。那么就應該把這些東西拿出去換取百姓的勞動,讓百姓手里頭有錢,有糧,有更好的生活。而國家也換到了更好的基礎設施,更好的經濟發展,以及更好的綜合國力。”
“如此老百姓手里有錢,國家能收更多的稅,用更多的稅,造福更多的百姓,這樣良性循環下去,這個國家就能一直富強。所以大興土木從來都是國家發展的基石,而不是阻礙國家的障礙。”
“最簡單的如房地產,后世我國在建國前,很多地方都是窮鄉僻壤。可建國之后,工業化路程提升,頃刻間全國各地興起大建設。”
“短短數十年時間,無數高樓大廈拔地而起,無數道路縱橫交錯。就是建筑行業以及鋼鐵行業在跟基建與房地產行業互相成就,共同發展的結果。搞建設不僅僅是修路,修房子修城市同樣也很重要。”
“因為這樣鋼筋、水泥、磚石就有了銷路,有了銷路就能養活鋼鐵廠、水泥廠、磚廠的工人,工人手里有錢就會去買其它商品,其它商品就能夠生產,經濟才能循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