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后冷泉天皇有點慌了。
別看日本金銀銅硫磺等物資頗多,但實際上畢竟是個島國,資源和技術非常缺乏。
在公元1047年的平安后期時代,日本雖然處于鐵器時代,可由于地質和地理環境問題,使得他們無法獲取高溫燃料。
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他們只能用木炭冶鐵。是以當時的爐火溫度最高只能達到攝氏1150度左右,遠不能達到攝氏1535度的純鐵熔點。
雖說含有雜質的礦石熔點要比純鐵低不少,但在這么低的溫度下,鐵礦石依然是很難完全融化的。
這就導致日本的鐵器雜質很多,需要鐵匠反復捶打鍛造才能打造出鋼材來。
而手工打造的話又需要鐵匠擁有極為高明的技術和經驗。
于是少數善于打造武器和鎧甲的工匠和作坊都集中于城市里,且被當地的統治者嚴加關注。
因而使得當時的日本鋼鐵數量極低,只有級別很高的武將才能擁有鋼刀和盔甲。
普通士兵或者沒有超大勢力支持的武裝團隊,只有極少數劣質鐵刀,大多數都是用棍子、木棒之類做武器。
而平安時代絕大多數熟練的工匠都集中在平安京,這也是天皇與攝政家族控制日本的底氣。
朝廷的軍隊不僅擁有大義名分,同時還擁有較多的數量以及相對先進的武器裝備,對付那些連鐵刀都沒有多少的地方豪族,可以說綽綽有余。
然而如果一個地方豪強不僅擁有數千兵力,還擁有相當精銳的裝備時,那對于天皇的統治就是一個極大的威脅。
畢竟藤原家哪怕在不內訌的情況下,最多也就湊出一萬來兵力,實力遠遠談不上強大。
一旦失去了對地方豪族的裝備優勢,將會嚴重動搖他們的根基。
“這”
后冷泉天皇驚慌道“若是這樣的話,那朝廷豈不是危險了”
“大太政。”
說著他連忙看向藤原賴通道“這可怎么辦啊”
藤原賴通皺起眉頭。
片刻后他才沉聲道“安倍氏是必須要消滅的,最主要的還是以后對宋國的態度。”
“大太政是打算遣使去宋國嗎”
后冷泉天皇問道。
藤原賴通點點頭道“自然是要遣使,表明我日出之國,愿意與大宋永結友好之心。”
“可是對馬島之事。”
后冷泉天皇皺眉。
陳壽的三國志當中就對對馬島有記載。
當時早已經是日本的領土。
只是島上地少不適合耕作,因此這片地方人口非常稀少,只有寥寥幾千人,直到日本戰國時期才有12萬人。
并且這里也是長期作為日本與高麗的貿易中轉樞紐,是日本非常重要的對外渠道。
因此對于大宋在這里駐軍的行為,日本高層還是非常反感。
可他們又拿大宋沒什么辦法。
如果日本又向唐朝那樣,對大宋卑躬屈膝,那對馬島豈不是要永遠被宋國強占了
藤原賴通自然也明白天皇的意思,說道“此為虛與委蛇之計也,若是能成功的話,或許我日本也能強盛起來。”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