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齊和宋綬跟晏殊范仲淹差不多年齡,然而歷史上這倆都英年早逝,50出頭就死了,這個時候墳頭草都應該三尺高。
哪怕趙駿出現改變了歷史,讓他們能多活幾年。
可問題是能多活多久?
在古代這種醫療條件比較差的時代,到了60歲以上的年紀,真就是多活一天是一天,誰也說不清哪天說沒就沒了,就像呂夷簡王曾他們一樣。
再加上政制院任期正常來說只有十年,蔡齊和宋綬屬于趙禎特許,明確了下一任是不可能再繼續連任。
晏殊和范仲淹是第一屆并非入院同知宰相,而是候補同知。
直到1041年的第二屆才入院,現在是1046年第三屆的第三年,正常來說兩年后就該卸任,即便趙禎依舊給他們特許,也最多再干七年而已。
所以不出意外的話,未來七年之內,現在這些宰相的熟面孔,大部分都要被換掉。
包括張士遜、李迪這些上了年齡的。
還有蔣堂、賈昌朝這些第二屆入院,第四屆基本上就不可能是他們了。
等到公元1051年10月份政制院再次改選,如果趙駿不打算踢人的話,那么算上趙禎給晏殊和范仲淹特許,就只會剩下趙駿、晏殊、范仲淹、夏竦、鄭戩、杜衍六人。
到1056年第五屆的時候,就只有趙駿一個人,勢必就得換新人上來。
仔細想想,留給范仲淹他們的時間,好像已經不多了啊。
范仲淹嘆息道:“沒想到一晃就是13年過去了。”
“知足吧。”
趙駿笑道:“你現在干了八年宰相,而且也完成了伱改革的夙愿。總比歷史上你就當了一年多的副宰相,然后慶歷新政失敗,最后被貶出京,郁郁而終強得太多了。”
“這倒也是。”
范仲淹笑了起來,搖搖頭道:“人啊,還是要學會知足。”
“知足常樂,好好珍惜最后這幾年。”
趙駿也笑了笑。
說完之后,他一時又有些恍惚和感慨。
時光荏苒,歲月變遷。
十三年的時間匆匆而過,他送走了太多人。
呂夷簡、王曾、盛度、王隨等等。
雖說他們最后生涯當中能安穩做這么多年宰相已經很好。
但政權更迭,宰相依舊如流水一樣,即便趙禎特許,也最多不過十五年而已。
這權力的頂峰終究會敗給任期和歲月。
而他。
卻從未改變。
五年的任期,從來都不是對他的束縛。
流水的宰相,鐵打的知院。
無人可以撼動他的地位,哪怕是趙禎!
無論宰相換了多少個。
無論皇帝是誰與否。
最終也只有他一人屹立于權力之巔,至死方休!
到死的時候,都是最高掌權者。
跟皇帝有什么區別?
仔細想想。
還tm的挺爽。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