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點小事有什么好責罰的。”
趙駿笑了笑,隨后說道:“不過這件事畢竟涉及一方大員,安撫使屬于路一級官員,正常情況下你向朝廷上奏,朝廷應該派御史臺的官員來調查。現在政制院把問題交給我,但我又沒有那么多時間和精力來管這件事,所以后面調查的事情,我就不會參與了,到時候我讓人領頭,你與王絲協助調查即可,我只要結果,明白了嗎?”
“是。”
唐介應下。
“去吧。”
趙駿揮揮手。
政制院那邊估計也是看到趙駿剛好在幽州,就懶得再派人過來,讓趙駿處理。
畢竟趙駿可不是一個人來的,除了隨從衛隊以外,還有楊告、楊察、王安石等得力助手,他們本身就是邢名和御史官員出身,調查這種案子還是小菜一碟。
等唐介下去之后,趙駿又讓人把楊告和楊察叫來,他們兩個是一級機構侍郎,級別都是正三品,調查正四品的路級官員,資格肯定是足夠。
安排了任務,這才開始召見楊畋、王絲、周沆、魏瓘等人。
幾個人略微有些緊張地進入廳內,雖然心中沒鬼,可趙駿的威嚴還是讓他們感覺到害怕。
這一言堂太夸張了。
一路安撫使,直接控制關押,以前的宰相哪有這能力?
“下官參見知院。”
四個人進來之后,先向趙駿行禮。
趙駿微微點頭,雙手下壓示意道:“嗯,都坐吧,不用多禮。”
眾人就坐下。
隨后趙駿就說道:“此次我第二次巡視天下,是奉官家之令,察民情,找漏缺。你們知道為什么第一站要直接來幽燕嗎?”
“額”
眾人互相對視,楊畋說道:“因幽州新附民心不穩?”
“不錯。”
趙駿贊許地點點頭道:“中原失去幽燕已百年之久,民心早就渙散。雖然如今幽燕漢人不一定心向遼人,但對我大宋還是抱有警惕之心。”
“是啊。”
楊畋感嘆道:“看上去幽州回歸了,可百姓抵觸我們的有不少。為此朝廷不得不用一些投降的當地世家,以幫助我們維持秩序。”
趙駿問道:“現在這些世家子弟是怎么安排的?他們平時又是怎么幫助朝廷運轉地方官府的職能?”
魏瓘答道:“回知院,他們多擔任地方縣衙副職,如縣丞、州推、判、團練、防御等職,協助縣府、州府,幫忙召集百姓,開墾田地、水渠。”
“效果如何?”
“不太理想,其中多有陽奉陰違者,表面奉承,暗地里卻又煽動百姓不與官府協作,若非范相當初抓了很多遼人、女直、蒙兀、渤海俘虜,讓他們充當勞役,恐怕幽燕路的基礎建設進展不會太順利。”
“意料之中的事情。”
趙駿微微點頭。
現在對于幽州的情況,大宋是讓本地世家與大宋官府進行共治。
其中地方主要官職由大宋朝廷派遣,比如路、州、縣的主官,然后到州縣一級的佐官或者中下層官吏讓本地世家成員擔任。
比如當初率先投降反正的劉家,也就是劉六符家族就有不錯的待遇。
劉家六兄弟,除了早逝的劉一德以外,投奔大宋的劉三嘏和在遼國擔任過宰相的劉六符都被調為大宋內地官員,其余劉二玄、劉四端、劉五常則在當地任職。
并且他們的子嗣也都恩補為中下級小官吏。
雖然從當初遼國的宰相家族,到大宋之后又變成了普通世家,目前也只有劉六符和劉三嘏擔任中上級官員,但能在改天換日之后,繼續延續家族政治,已經算是不錯了。
何況大宋派來的官員也沒辦法直接插手地方治理,需要與他們一起共治才能讓政令實施。
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這些世家屬于品級低,但權力大的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