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種行徑在兩派人看來,就屬于支持不徹底,等于徹底不支持。
最早禍根是劉娥垂簾聽政時期,當時章獻太后劉娥把持朝政。
于是有一批大臣諸如丁謂之流,擁護劉娥執掌大權,對劉娥非常諂媚。
另外一批大臣以呂夷簡、范仲淹等人為首,要求劉娥放棄權力,還政于趙禎。
雙方互相攻訐,在朝廷上斗爭不斷。
可大權又被劉娥掌握,導致親趙禎的皇帝派系陸陸續續都被下放到地方去。
這里面就包括了晏殊。
但晏殊不是上書要求劉娥還政才被下放,而是自己找了個借口由頭,犯了點小錯誤,主動被下放。
原因也很簡單。
隨著趙禎的年齡越來越大,親政的可能性越來越高,為了表明立場,又不敢直接針對劉娥,那自然得如此。
所以事實上在與太后黨一派的斗爭當中,晏殊根本就沒出過什么力,完全是毫無作為。
之后又因為下放過的事情,反而被認定為皇帝黨,又被提拔上來。
這自然引起了很多皇帝黨的不滿,名聲就臭了不少。
歷史上慶歷新政,晏殊又繼續明哲保身,但卻明里暗里幫助呂夷簡等反對派,那結果不言而喻,讓富弼、歐陽修等人直罵娘。
現在雖然沒有像歷史上那樣暗地里反對新政,可政制院制度后,呂夷簡也還是與范仲淹有相當大的政治斗爭。
比如第一次慶歷新政的時候,呂夷簡的兒子涉及其中,就差點廢除了考成法。
若非趙駿力挽狂瀾,恐怕吏治不會變好。
其中晏殊再次明哲保身,富弼、文彥博、歐陽修等力挺范仲淹的人一邊聲援范仲淹,一邊怒罵呂夷簡,又對晏殊的行徑不滿意。
因此雖然晏殊是富弼的岳父,但說實話,兩個人的關系還真不怎么樣,富弼也不會去找晏殊的關系要名額。
“就這件事,現在我是一個頭兩個大。”
范仲淹雙手一攤道:“今年的情況你也知道,有六名宰輔要離開政制院,所以基本上舉薦了就大概率肯定能入院,但我手中的名額就只有一個,我能怎么辦?”
“你的事情問我做什么.等會”
趙駿眼珠子轉了轉,恍然大悟道:“好啊,難怪你今天一直在我面前長噓短吁,一副愁眉苦臉的模樣,原來是在打我的主意?”
范仲淹笑道:“怎么,如今諸部尚書當中,有哪位得到漢龍的青睞不成?”
“那倒沒有。”
趙駿搖搖頭。
“所以嘛。”
范仲淹雙手一攤道:“既然沒有,那不如向國家舉賢能之士。漢龍你也知道,這些都是治國奇才,我也從未想過黨爭,但這些治國大才如果不能入主中央,從一部躍至天下事,殊為可惜。”
“這樣啊。”
趙駿摸著下巴思索起來,片刻后長舒了一口氣道:“可以,這次我可以幫你,你自己舉薦韓琦,我舉薦富弼,夏竦會舉薦文彥博,但我希望五年后,你們得回饋我。”
范仲淹想了想,點點頭道:“這事我會與他們商議。”
“那就這樣,行就給我個準信就是了。”
趙駿說道。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算是政治交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