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除了官府強制廢除大量陋習陳規,引導百姓出海,積極進行民生發展以外,在其它各個領域,朝廷也有大量變動。
經濟上,開放地方經濟規劃權力,允許地方主動招商引資,允許地方給予一定招商引資的權限,比如優惠稅率、地皮優待、政策貸款等等。
農業上,把原來進行各種農業試驗的皇莊改為農業大學,招收農業學生,大規模科學開展農業試驗,提高糧食生產,研究各類瓜果,在生物學領域積極科學研發。
外交上,把周邊國家打服,該滅國滅國,該胖揍胖揍,甚至對日本、越朝進行軍事控制,對遠方國家,則大量派出使者,頗有些遠交近攻的意味。
體制上,逐步取消考成法,增加官員任期,給予官員較大的地方發展安排,但同時也繼續增大監管,防止官員權力增大而肆意妄為。
醫療上,建立醫科大學,在全國范圍內征集德高望重的名醫,在衛生部的組織籌備下,成立醫學研究所,通過高額報酬向全國死刑犯征集自愿捐獻遺體意愿,進行解剖實驗。
金融上,放開交子務只保管大額錢財的政策,開始全面向普通百姓開放儲蓄業務,取消保管費,不提供利息,也就是利率為0,單純地只有儲蓄而已。
這是因為目前大宋民間的缺錢荒通過紙幣和銀幣已經基本解決,但由于貿易額每年都在大量增長,導致紙幣和銀幣供不應求。甚至周邊國家都用的是大宋貨幣,每年大宋對外輸出大量的紙幣、銀元、銅錢,還不需要通過提高利率來回收貨幣,維持通脹,所以就只提供存取,不提供利息。
教育上,在全國各地開設多所教育師范專科學校,從慶歷十三年開始,將正式組織全國性高考,根據分數由各地大學錄取。
現在大宋可不止汴梁大學這一所大學,在教育部這些年的努力下,除了汴梁大學以外,各路基本上都建起了一所高等院校,而且師資力量基本上都是汴梁大學產出。
為此汴梁大學很多優秀的老師都被抽調走,可以說是元氣大傷。
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經過多年培養,各路已經勉強搭建起了一所大學的基本框架,數理化的基礎教育上也已經完善,還有大量的實驗室設備,為大宋將培養更多科研人才。
并且整體教育體系也相對完善,大宋以汴梁大學為主,汴梁大學將是全國唯一一所最頂級的特級學校,畢業包分配,如果有意做官,會有專門的選拔考試,考過之后,就是進士。
各路的高等大學是以汴梁大學抽調的師資力量為骨干建立的一級大學,同樣畢業包分配,但畢業后不能參加選拔考試,只有繼續深造研究生學歷,才能參與特科。
而除了一級大學以外,這次政策就是又建立多所普通高校,這些高校并非是后世那種一本二本學校,而是趨向于專業對口學校。
如教育類師范學院,掃盲夜校,工程建筑技術培訓學校等。
簡單來說,就是教人識字、打螺絲、工地打灰的技能培訓學校,在后世這種學校的學歷最低,含金量也最低,被人歧視。
但在宋代,如果能從這種學校畢業,就已經是高學歷人才,去各個工廠、工地都是管理人員。
就像專科在新時代不算什么,可在后世80-90年代就已經是很高的學歷一樣。
所以大宋目前的教育體系是兩個極端。
最上層的是專門往科研、數理化以及政治軍事方面研究的汴梁大學和各路唯一的一所高等一級大學。
最下層的則是專業對口型以及針對掃盲識字的技術與文化普及類學院。
如果把汴梁大學當成清華北大,各路一級大學當成985,211,技術與文化普及學院當成專科。
那么大宋現在缺少的是中間的一本、二本和三本院校。
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目前教育資源只有這么多,只能專門集中進行基層識字教育和高層精英教育。
中層教育還需要基層教育全面普及,再往上升級,然后再由精英教育把高等知識向下延伸,雙方匯合,才能全面展開。
因而現在也只能這樣。
而在軍事上,建立軍事學院,停止收罪犯、潑皮,采取募兵制,由兵部每年統一時間征募士兵,大宋良家子和青壯百姓主動報名參加,通過體檢就可以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