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朝廷分出去的諸多使節團各有目標,各行其道,互不干擾。
晚些時候朝廷會另派一支隊伍,往西南走陸路去大理、越朝、蒲甘、哈利奔猜、吳哥、勃固、阿拉于、西那、波羅等國家。
這些地方就是后世我國云南、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越南、孟加拉國等地。
里面有一些內陸國,出使中東的使節團走海運的話根本不順路。
因此使節團直接選了第二條,第一站便是占婆。
很快第四日晚上,他們又走了一百余海里,花了四天半的時間,總行程達到了800多公里,從廣州出發,日行約180公里左右,到達了朱崖州,也就是三亞。
這里就是如今大宋疆域的最南端了,雖然靖海軍在麻逸島和蒲羅中也就是菲律賓與新加坡都有軍事基地,但那畢竟不是漢人領土。
等將來要成為漢土,也需要大量移民才行,因此可以說,從海南島南下之后,他們就正式到了海外。
占婆國的首都叫做毗阇耶,為后世越南太平省,距離三亞約四百公里,正常情況下,從廣州出發,到占婆國首都毗阇耶,所需6-7天即可。
使節團這邊也依舊非常順利。
一路雖然有大風,卻是東南風,為船只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沒有下雨,天氣也十分晴朗,夜晚的時候能見度很高。
因而船隊在三亞并沒有停靠,繞過海南島后,徑直向著毗阇耶駛去。
但到了第五日,異變發生。
清晨時分,譚文學等人就被一陣嗚嗚嗚的號角聲音吵醒。
船艙內頓時一片慌亂,使節團的諸多官員們紛紛從被窩里鉆出來,麻溜地穿上衣服,紛紛跑到了甲板上。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
“為什么有號角的聲音,是遇到海盜了嗎?”
“快去看看。”
官員們四處眺望掃視,就看到船隊依舊保持著穩定的航行,周圍船帆飄蕩,似乎什么都沒有。
甚至陣型都沒有太大的變化。
唯獨南面左翼有一艘海鶻攻擊艦忽然改變航道,向著西南方向駛去。
“怎么了這是?”
譚文學一頭霧水,不明白為什么會有號角傳出。
這次航行他與章有為是主官。
不過大宋目前在漸漸剝離文官主導戰事的權力。
因此除了大規模軍團作戰,往往由范仲淹、張亢這樣的進士文官率領以外,普通的戰爭,甚至是規模較小的滅國戰爭,都已經不讓文官插手。
比如狄青打西域的時候就沒有派文官過去,全程由狄青主導。孫友同、李燾等使者,也僅僅只是發揮一些出使作用而已。
所以這次譚文學他們出使西方,在行船時期并沒有指揮權,只有上岸與外國交涉時,才有外交的權力。
而軍事主導則由靖海軍指揮使王世寧負責。
唯一的例外則是到了出使的國家,結果遇到戰事,他們就能夠與王世寧商議,是開打還是通過外交手段交涉。
“郎中,是海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