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大宋的工業屬于集中發展,優先用于紡織業、運輸業。而化學也主攻農業,如現在科學院的化學院正在全力研制化肥。
對于包括像冰箱、電視機、洗衣機之類的家電,乃至于通訊電話方向,幾乎沒有任何研究。
十多年的發展,積累的遠遠不夠。
不過趙駿知道這都只是暫時的,隨著教育越來越普及,遲早有一天各項發明都會出來。
中國人的智慧,從來不比別人差。
“經濟政治的穩定最終還是軍事能力的強大,以前人人都罵大宋重文輕武,閹割自身,我其實也不是不知道原因,但我還是會罵。”
政制院內,屋子里的氣溫比外面稍微低了七八度,因為屋子各個角落都放著冰塊和水盆,正不斷散發著涼氣。
趙駿敲擊著桌子說道:“宋初可以這樣做,但之后就不行,過猶不及,只會反噬己身。”
“嗯,那對于兵部送過來的名單?”
富弼問道:“是打回去讓他們重新做還是我們給予批示之后直接下達?”
“唔”
趙駿看著手中的名單沉吟片刻說道:“名單大體較為合理,但張亢狄青才是少將,就顯然不正常,所有人軍銜往上提兩級吧。”
“那我們就得有六個上將了,三十余名中將,一百多名少將了,這會不會有點多?”
富弼有些擔憂地道。
“一點都不多,我們后世新時代初期,十大開國元帥,十大開國大將,開國上將五十七,開國中將一七七,開國少將就更夸張,有一千三百六十。”
“那個時候你們有多少兵?”
“額”
趙駿想了想道:“好像有五百多萬吧。”
在場諸多宰相,包括范仲淹等人在內,無一不無語。
好家伙,五百多萬人,那可不得一千多名將軍嗎?
大宋才多少人?
那么多年軍隊改制之后,陸軍不過六十萬,海軍不過三萬五。
“古代其實就這樣,任何一個開國朝代有一百多名開國功勛是很正常的事情。”
趙駿知道他們在想什么,說道:“現在大宋多了那么多土地,我們就當重新開了一次國就好了。”
“好吧。”
富弼面色還是有些不好看道:“只是王德用還好說,畢竟實打實軍功,曹琮、李用和、李昭亮這三人.”
“唔。”
趙駿也有些犯難。
今年年初,他和范仲淹推行新政,打算正式開始提高軍人的地位。
屆時將軍政分離,采取軍隊一套體系,官員一套體系。
其中軍銜就非常重要,代表了軍人的級別。
因尉官、校官、將官自古以來就是我國古代武將劃分,并且后世也是如此,所以沿用了這一套。
跟后世一樣,分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上校。少將、中將、上將。對應了官員當中的九品,只是沒有正從十八級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