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頃刻間爆炸聲音四起,塵土飛揚,各種草屑、木屑、沙土滿天飛。
緊接著已經削弱了很多的“砰砰”聲音才傳來,讓阇帝羅阇·朱羅一世眼睛圓睜,嘴唇都顫抖起來。
“這個東西.大宋賣嗎?”
他激動地問道。
“這是大國重器,原則上,我們是不賣的。”
譚文學與章有為對視一眼,會心一笑。
終于找到買家了。
“我們有金子,大把的金子。”
阇帝羅阇·朱羅一世雙手在胸前揮舞,對著譚文學說道:“我們可以用金子來買!”
“這個嘛”
譚文學沉吟道:“它的技術含量是很高的,即便是在我們大宋也沒有多少。”
“你們要制作這樣一座火器需要花多少錢?”
“大概需要三斤黃金。”
章有為面不改色地說道。
北宋初期白銀與黃金的比例大概是1比5左右。
后來隨著白銀開采,市面上白銀增加,黃金稀少,一度漲到了1比8。
然而現在黃金與白銀的比例已經達到了1比12,暫時維持這個比例好幾年,并沒有繼續往上漲。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雖然全世界大量白銀正在向大宋流入,但隨著商品經濟的快速繁榮,白銀的需求同樣在暴漲。
包括鑄造銀幣、打造銀首飾、成為通用貨幣等等,朝廷還在大量收購白銀,以此成為錨定物。
因而哪怕每年流入大宋的白銀高達數百萬兩,可比例還是維持得非常穩定。
這樣算的話,那么三斤黃金,就相當于36斤白銀,576兩銀子,按照目前一枚銀元等于一兩白銀等于一貫錢的比例,就是576貫。
看上去好像不多,因為大宋寶元年間與遼人交戰的銅炮一枚造價要500多貫,這個價格也差不多。
但問題是那是銅炮。
明清代一尊鐵炮造價才二百兩白銀呢。
清前期打鄭成功,閩浙總督李率泰打造了一批紅衣大炮。
每尊造價才193兩,加上每尊300發炮彈,以及1800斤火藥,也不過才每尊500兩左右。
又不是晚清那種能打七八公里外,每分鐘發射五六發的120的速射炮。
普通的一兩千斤紅衣大炮的工藝簡單,造價成本根本不貴。
所以這三斤黃金一尊炮顯然是在殺豬。
偏偏阇帝羅阇·朱羅一世這頭豬還真就上勾了。
他稍稍盤算了一會兒。
雖然覺得三斤黃金一尊確實有點小貴,但還是咬牙道:“若是算上運費的話,我愿意以四斤黃金一尊的價格,購買五十尊。”
來大活了!
譚文學和章有為面色大喜。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