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節團在后遮婁其王國并沒有待太久,跟在其它國家一樣,基本上就待了兩天。
第一天到,第二天船隊補充淡水和食物,第三天就出發。
由于在出了馬六甲海峽之后,廣東水軍就不再護航,因此使節團的人數減少了許多。
但本身就有外交部與禮部各級官員、吏員和隨從人員一百多,然后招募了三千多名水手,加上兩千衛士,總計就快六千人。
加上廣州號鐵甲艦又有二百多名士兵以及那些兼職翻譯向導的大商人帶的隨從奴仆,總人數依舊是六千人左右。
光船只數量就達到了八十余艘,而且都是中大型遠洋海船,攜帶各類物資、人員,陣容可謂非常龐大。
數十艘大型翻船揚起風帆,一路浩浩蕩蕩,沿著印度半島的海岸北上,抵達索蘭基王朝。
這是位于后世印度古吉拉特邦和拉賈斯坦邦的王朝,雖然國土面積不大,但也是個依靠貿易富庶的朝代,黃金持有量同樣不少。
使節團與當地同樣進行了軍火訂單貿易,隨后于五月底,接近六月初的時候,正式開始邁入波斯灣,進入中東。
此時中東亂象顯現。
阿拔斯王朝作為曾經橫跨歐亞非大陸,還與大唐交戰過的龐大帝國,眼下已經徹底衰落,龐大的領土四分五裂,分裂出了十余個小國家。
當中最強大的無疑是白益王朝與薩曼王朝。
白益王朝巔峰時期控制著大半個波斯灣,包括后世伊拉克、伊朗等大片領土。
而阿拔斯王朝就像春秋戰國時期的周天子,領土就只剩下首都巴格達及周邊少數區域,其余王朝腹地大部分地方都被白益王朝占領,可見白益王朝的強大。
另外一個豪強薩曼王朝則控制著中亞大片區域,為后世阿富汗、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以及印度北部小部分地區,國土面積完全不遜色于白益王朝。
只是由波斯人建立的薩曼王朝地理位置十分尷尬,西面是白益王朝,北面是崛起的突厥人,東南方又是印度各國,東北方則是黑汗王國,可以說是四戰之地,腹背受敵。
公元10世紀后期,突厥人崛起,一支在河中地區建立黑汗王國,另外一支則在位于后世阿富汗首都喀布爾西南四十公里以外的伽茲尼建立了伽色尼王朝。
他們共同對薩曼王朝發起進攻,并且攻勢非常迅猛,很快就擊敗了薩曼王朝,占據了薩曼王朝的領土。
在公元10世紀末,也就是公元999年,薩曼王朝被伽色尼王朝與黑汗王國一同夾擊消滅。
其中伽色尼王朝得到了薩曼王朝南端的領土,也就是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等地。
而黑汗王國則獲得了薩曼王朝北面的領土,為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坦等地。
不過突厥人也沒有高興太久,黑汗王國去年被大宋給滅了,而伽色尼王朝則被新崛起的塞爾柱人打得快滅國。
目前只剩下喀布爾、拉合爾、旁遮普、馬克蘭等地少數領土,相當于后世阿富汗東南部以及巴基斯坦全境,遠沒有當初的強盛。
反觀塞爾柱人則繼續勢如破竹,在最近幾年連續攻克白益王朝東部大部分領土,甚至還包括阿塞拜疆、亞美尼亞、呼羅珊、花剌子模等大片地區。
所以眼下白益王朝就只剩下后世伊拉克的地盤,并且在歷史上將于三年后,也就是公元1055年,被塞爾柱帝國攻破巴格達,自此白益王朝便消失于歷史長河里。
而突厥人在這一段時間內,建立起龐大的塞爾柱帝國,西至耶路撒冷,東至費爾干納盆地(大宛),北至高加索與花剌子模,南至阿曼灣。
并且在二十多年后,塞爾柱帝國還把拜占庭帝國打得也差點滅國,攻下了小亞細亞半島,讓拜占庭帝國就只剩下巴爾干半島南端部分區域,也就是后世保加利亞以及希臘領土。
因而如果大宋不加干預的話,此時的中東正是塞爾柱帝國崛起的時間節點,相當于某個龐大帝國開國的時候。
便在這樣的局勢下。
六月初,大宋使節團的船隊駛入阿曼灣,通過霍爾木茲海峽,抵達了倫格港。
這里自阿拉伯帝國時代,就是中東最重要的港口,尤其是以珍珠行業最為興盛,貿易往來不斷。
使節團其實已經知道這個時期的中東大部分地區都被塞爾柱帝國占據,所以他們抵達倫格港之后,就派人與當局溝通。
只是奈何塞爾柱人是最近幾年才崛起,于去年才攻占了白益王朝東部的伊斯法罕,所以廣州并沒有塞爾柱大商人,自然也就缺乏與塞爾柱帝國的溝通渠道。
因此他們也就只能耐心等待,希望倫格港的人能夠把他們的訴求傳達上去。
然而讓人沒想到的是,使節團在港口等了快一周的時間都沒有等來塞爾柱帝國的高層對話,甚至當地官員也沒有傳達給他們任何消息。
這讓譚文學他們非常不滿。
雖然時間上來說還算寬裕,在九月份回程都能剛剛趕得上。
但這異常的情況已經超出了原定計劃。
更何況大宋使節團代表的是大宋,相當于以大宋的身份要與塞爾柱帝國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