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都是馬上出身,從他們爺爺輩開始,自土克曼一個突厥人小部落漸漸崛起,然后一步步吞并聯合其余部落。
到了他們這一輩,又是打了幾十年仗,才最終將土克曼突厥人政權建立起來,并且大軍南下,攻下了呼羅珊、波斯等大片區域,成就一代偉業。
行軍打仗打的是什么,他們太清楚。
除了需要軍隊的凝聚力和優秀的戰略戰術指揮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后勤補給。
歷史上他們塞爾柱帝國僅僅四萬人跟東羅馬帝國十萬大軍交戰,打得東羅馬帝國落花流水,就是后勤補給保障做得好。
所以他們雖然不知道唐朝與大食之間的怛羅斯之戰就是大唐中樞離西域實在太遠,后勤補給困難加無法中央派兵,只能在當地組建各民族聯軍,最終遭遇背叛而大敗。
但道理都是相通的。
即便沒有從怛羅斯之戰中汲取靈感,卻也能自己想到這一點。
因而考慮到大宋與他們塞爾柱帝國的遙遠,查加爾認為就算他們與大宋交惡,大宋能夠跨越那么遙遠的距離來進攻他們的可能性還是非常有限。
更何論隨著遼國被大宋打垮,燕云十六州這個傳統的經濟中樞被搶走,各地紛紛揭竿起義,不再納貢,遼國的經濟已經陷入崩潰。
不得已的情況下遼國賣了不少火炮給其它民族,一些火炮就隨著蒙兀草原流入塞爾柱帝國,成為了他們的秘密武器。
兩相疊加之下,塞爾柱帝國占據天時地利人和,又有新式的火炮作為武器,他們不認為能敗給宋軍。
然而圖格里勒還是搖搖頭說道:“我擔心的不是與宋國打仗。”
查加爾納悶道:“那是?”
“是擔心他們把火器賣給德萊木人。”
圖格里勒面容憂愁地說道:“最近從巴格達傳來消息,宋人到了巴格達后,為德萊木人進行了火炮射擊演示。”
“我們不也有火炮嗎?”
“可他們不止有火炮。”
“不止有火炮?”
查加爾不解。
“是的。”
圖格里勒說道:“喀喇汗國被宋人滅亡之后,有很多部落逃到了我們這邊,被我們吸納成了士兵。喀喇汗國以前也是個強國,但僅僅幾日工夫,他們就被宋人給滅國了。你知道我問他們喀喇汗國是怎么被擊敗的,他們是怎么說的嗎?”
“怎么說的?”
“他們說,宋人已經完全不再用刀槍作戰,手里的武器是一根長長的黑管,他們沖過去的時候,就聽到巨大的響聲,然后身邊很多人就從馬上掉下去死了。”
“還有這種事情?”
查加爾大驚。
“是啊。”
圖格里勒愁容滿面道:“而且最可怕的是,他們與宋人距離可都在兩箭外,這么遠的距離,宋人殺他們如宰牛羊一樣簡單,如果讓德萊木人獲得了宋人的武器,我們就非常危險了。”
查加爾的臉色就變得凝重起來。
如果說宋人只是有火炮的話,他們也有火炮,加上宋人難以長途跋涉,他們只需要防守好,等對方后勤跟不上,自然也就輕松獲勝。
然而對方不僅有火炮,還有奇怪的黑管,在野外戰爭當中,火炮加黑管,那必然是無往而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