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譚。”
章有為眉頭緊鎖道:“只是個孩子。”
“我又何嘗不知道。”
譚文學苦笑道:“但人太多了,救一個就馬上涌來一群,我們顧自己子民就不錯了,能救得過來嗎?”
“可”
章有為還想說什么,最終也只能化作一聲長嘆。
譚文學知道章有為性格過于善良,說難聽點就是略顯軟弱,這一點在之前倫格港的時候就已經體現出來。
只是章有為說話比較偏軟一點,卻并沒有失大宋的大國風范,這才能夠安然從倫格城出去。
換了他譚文學的話,一定會大聲駁斥,在倫格城讓對方知道什么叫大宋的怒火。
不過在天性善良上他又何嘗不是?
性格剛硬歸剛硬,看到那名可憐的小女孩,同樣心生憐憫。
但譚文學卻也很清楚。
一旦開了這個口子,那么全城的百姓都會過來尋求大宋的庇護。
大宋的船隊能救幾百人,甚至是幾千人。
可作為中東最大的城市,巴格達人口何止十萬?
他們哪救得過來?
所以即便是知道這違背良知,為了船隊的安全,還是得咬牙拒絕。
譚文學再次勸說說道:“你們也很清楚,我們要介入必須有合適的理由和時機,不能說沖進去就是一頓亂開槍,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一旦我們走了,這里局勢會變得更加混亂,所以我們就算要介入,也必須要給這里留下一個完整的政權和體制,以此來安頓這里的百姓。這才是為全局考量,不能因小失大啊。”
“我知道了。”
章有為苦笑一聲,也就沒有再說什么。
譚文學說的有道理。
塞爾柱人殘暴,進城勢必會大肆屠殺,他們亂開槍,不管是白益人保留政權還是塞爾柱人奪得了這里,那么這里的情況不會好轉,反而會更加糟糕。
只有幫助阿拔斯王朝的哈里發,讓卡伊姆奪回政權,才能夠維持穩定,而且這也符合大宋的利益。
因為塞爾柱人是遜尼派,卡伊姆是遜尼派領袖,只要卡伊姆奪回政權,塞爾柱人就不敢再冒著天下之大不韙攻打阿拔斯王朝。
并且卡伊姆更得人心,掌權后能迅速武裝起一支力量,雙方軍事能力對等,如此兩國才能迎來短暫的和平。
否則以塞爾柱人的秉性,勢必還會繼續攻城略地,四處侵略,造成更多的殺戮和死難。
所以當務之急,就是趁著白益人與塞爾柱人斗爭的時候,火中取栗,幫助卡伊姆掌管大權,讓這里的局勢恢復穩定,就能夠讓大宋與中東恢復通商。
“戰爭是我們不希望看到的,正如我們大宋今天和平,才能與其它國家貿易往來,壯大自身,但同樣和平也需要自己爭取。”
譚文學亦是雙手背負在身后,目光從容淡然說道:“靠外力終究是不能久遠,現在就看哈里發自己了。”
“嗯。”
章有為點點頭。
此時城中一片混亂,城外則同樣如此。
白益王朝埃米爾阿布·曼蘇爾被大宋拒絕之后,無奈只能選擇率領著德萊木人軍團出城作戰。
并非是他不想死守城里,而是德萊木人軍團人已經很少,只有不到一萬人。
而巴格達作為曾經阿拉伯帝國的首都,城池非常大,城高墻厚,城門也非常多,看似容易守,實際上非常難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