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格達的混亂依舊在加劇。
城內殺人劫掠的事情屢屢發生,到處都是慘叫和哀嚎。
唯獨東城一帶的碼頭還算是相安無事。
圖格里勒不蠢,現在還沒有與大宋全面交惡,就沒有必要招惹宋朝。
所以查加爾負責對士兵嚴厲約束,禁止他們靠近使節團。
在這一點上圖格里勒兄弟就比中天竺國聰明。
王玄策出使天竺國本來高高興興。
結果中天竺國發生叛亂,還把唐朝使節團給殺了,僅剩王玄策和蔣師仁逃出去。
回頭王玄策就從吐蕃跟泥婆羅借了幾千人把中天竺國給滅了。
或許也是唐代雖然兵鋒銳利,但終究沒有殺到天竺國去,導致當地對大唐缺乏應有的敬畏。
但到了如今大宋時期,世界格局就不同了。
圖格里勒一是看到了黑汗國的迅速滅亡,二是聽說了大宋火器的厲害。
因而在做事謹慎這一方面塞爾柱就比天竺國小心得多,不愿意招惹那些還沒有成為敵人的人。
也難怪他未來會成就一番大業,建立起龐大的塞爾柱帝國。
此刻碼頭上宋軍派人過去維持了秩序,塞爾柱人不敢靠近過來,碼頭一側就還算安全。
但之前由于恐慌造成了不小的人員動蕩,各種擠壓、踩踏、落水事故還是給巴格達的普通百姓予以沉重的打擊。
大量百姓縮在碼頭附近,因為這個時候外圍已經被塞爾柱人包圍,不允許任何人靠近,他們誰也不知道,塞爾柱人會不會對人群發動突襲。
所以很多百姓都步步后退,以至于踩踏事故不絕,若不是宋軍忽然站出來維持秩序,并且派了一支衛隊立于外圍,恐怕場上更亂。
“前方大宋使節團,軍隊禁行!再敢靠近,殺!”
碼頭靠近城池街道上,廣州軍營指揮使劉承武拔出腰間的環首刀,對著前方的街道口方向喝道。
場間一名在巴格達做海貿生意的宋人用本地語言對對方呼喝著。
但可惜的是塞爾柱突厥人的語言與他們不同,圖格里勒能夠與卡伊姆交流,那都還是因為圖格里勒學了阿拉伯語。
所以對方的突厥人根本聽不懂。
只是那黑洞洞的槍口指著他們,還是讓他們略顯不安,外圍原本是想威懾一下的突厥將領就遲疑起來,向突厥貴族稟報。
恰好在這邊領兵的正是塔里布·魯伯,得知這件事情,他就下令讓突厥人退后一些,不再擠壓巴格達百姓的生存空間,逼得那些百姓紛紛跳河。
“總督,這些賤民就該死,宋人連腰間的刀都沒有拔出來,只是拿一根根鐵管對著我們,這能有什么好害怕的呢?”
突厥將領非常納悶地問道。
“哼,現在是大汗攻克巴格達的關鍵時刻,不可節外生枝,宋人的火炮威力我們是知道的,不能輕易招惹,這是大汗和副汗的命令。”
塔里布·魯伯呵斥道。
“是是是。”
將領無奈,只好回去傳達軍令。
碼頭對應各條街道,街道縱橫,一隊隊突厥人緩緩后退。
這情況讓守在每個街道口的宋軍士兵松了口氣。
此次南下除了靖海軍的鐵甲艦以外,廣州本地禁軍也調配了2000人的火槍步兵隊跟隨。
2000人分為4個營,每營500人,有一名營都指揮使,兩名副指揮使,受靖海軍的王世寧節制。
但他們人數還是太少,倒不是說他們不能殺光這些突厥人,而是要保證使節團安全,大部分人都在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