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冬的汴梁并不顯蕭瑟。
因為人太多了。
從南熏門進城開始,就伴隨著各種味道。
有冬日從汴河或者黃河抓到的新鮮的活魚腥味,也有從南城倉庫運來的各色香料。
而這其中最主要的,卻是各家美食店鋪,以及百姓家中的飯香。
清晨時分,不管是住在城里還是城外,所有的人都從一頓早餐開始今天一天的生活。
天不亮人們就從床上爬起來,將昨夜一晚上沒有熄滅的煤爐底蓋打開,再用鐵鉗夾著一塊新煤添入其中。
等火燒起來,先燒開水,匆匆洗臉刷牙之后,就要準備今日的早餐。
汴梁居于中原,匯聚天下美食,南方米粉、北方面條都有,早上一碗香噴噴煮面,就能提供一上午的碳水。
若是時間不寬裕,手頭寬裕的,也會選擇下館子。
御街從皇宮南門的宣德門一路往南修建,至內城南城門朱雀門,然后跨左右夜市,繼續往南數里直抵南熏門。
從南熏門進去之后,御街左右兩側坊市門面林立,各種飯店、酒樓隔幾件鋪子就有一家。
做早餐的店鋪會打開門,街上還有專門賣早餐早點的小攤賣。
這個時候開封府在每條街的坐班衙役會充當城管的任務,讓這些攤販在固定的街道和城門口附近擺攤,維持秩序。
結果就是各個城門口清晨時分最多的就是這早餐的香氣。
南來北往的各色美食交匯,有粥、餛飩、饅頭、包子、燒餅、油條等等,粥還分小米粥、大米粥、紅豆粥等口味。
以前餛鈍包子和油條是富人家的食物,因為餛鈍和包子都包餡,油條要用很多油去炸,普通百姓消費不起,只能吃點饅頭或者燒餅果腹。
但如今植物油產量爆發式增長,是景佑年的數十倍,肉類也隨著畜牧業的發展而增加,油與肉也從以前的奢侈品,進入了千戶萬戶百姓家,豐富了大宋人的餐桌。
所以剛進南熏門,首先聞到的就是那種撲鼻而來的油香。
當載著那么多外國使者的馬車隊伍徐徐進入南熏門的時候,城門附近的香氣就已經迅速向著他們擴散而來。
“什么味道,這么香?”
“這是宋人百姓在街邊擺攤售賣食物,還有餐館。”
“味道也太香了,好想嘗試一下。”
“使者先別急,大宋皇帝陛下已經為你們準備了宴會,等宴會結束的時候,再去逛一逛也好。”
“嗯嗯嗯。”
車廂內不少使者都撩開了車簾向外觀看,好奇地打量著大宋的點點滴滴。
其實他們到廣州的時候就已經讓他們感覺到震驚。
那六七層高的樓房,還有那樹立在碼頭港口附近,比二層樓還要高的巨炮,都讓他們覺得眼界大開。
這種情況直到到了襄陽,坐上火車的時候,震驚感已經達到了頂點。
甚至很多使者都鬧出笑話,看到那“嗚嗚嗚”的火車駛來,還以為是什么恐怖怪獸正在到處吃人,面露驚恐想要逃跑。
然而等他們到達了汴梁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強國。
汴梁現在的都市圈向外擴張了好幾倍,慶歷九年趙駿出京師巡邏之前,當時的城市面積達到了382平方公里。
如今四年過去,面積已經達到了500多平方公里。
雖然跟后世1.64萬平方公里的北京市比起來,連零頭都比不上,主體老城區依舊維持在50平方公里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