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亢、狄青和王德用則是沙場宿將了,早就已經懂得如何掩飾自己的心情。
趙禎從垂拱殿走出來,目光掃視了下方一眼,然后注意到邊上狄青的衣領,便走過來笑著幫他翻了翻道:“漢臣,怎么樣,心情如何?”
狄青受寵若驚,但又不敢抗拒,等趙禎幫他把衣領翻好之后,才退后一步拱手道:“官家,臣唯有萬死才能報官家天恩。”
“好了。”
趙禎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這些功勛都是你出生入死所得,如今的一切也是你應得的,勿要妄自菲薄。”
“是。”
狄青還是相當謹慎,依舊保持著謙卑的模樣。
雖說他如今已經沒有被文官攻訐,即便被他們攻訐,也往往被趙禎、趙駿等人給袒護了下來,攻訐者也遭到了應有的處置。
如歐陽修就曾經擅自發文章批評狄青,結果被范仲淹指著鼻子罵,幾年都沒有得到升遷。
但從底層大頭兵一路升到大宋軍隊最高層,他看慣了冷眼與羞辱,也深知一路走來如履薄冰,因此謹小慎微,早就已經成為了習慣。
看到他的模樣,連趙禎都覺得有些心痛。
“官家,閱兵式要開始了。”
趙駿在一旁說道。
“嗯。”
趙禎點點頭道:“那你們先去吧。”
“是。”
周圍張亢、狄青、王德用等人便拱手告辭。
隨著他們一聲呼喝,下方諸多中將和少將們也列著隊伍,往崇文院的方向而去。
崇文院處于大慶宮與長慶宮之間。
大慶宮以前就是校場,是皇帝祭祀和舉行慶典的地方,后來改為了政制院以及朝廷各部門辦事處。
崇文院則是存放皇家書籍的地點。
之前皇宮地小,所以皇室書籍只能分開存放,一在崇文院,二在文德殿,三在龍圖閣、天章閣、寶文閣,四在延福宮等處。
如今擴建之后,地方更大,用于存放的地方更多,崇文院就改成了一些部門的辦公地,外面也有個大廣場,與長慶宮和太廟那邊廣場連在一起。
皇城規模擴大了數倍,即便五十多個部門全都搬進來也不顯得擁擠,因此靠近左掖門的方向,就成為了閱兵式時候的出場列隊的地方。
此刻從崇文院到長慶宮,巨大的廣場上整整齊齊排列出了數十個方陣,每個方陣都站得整整齊齊,按照出場秩序排列好隊伍。
為了這次新年閱兵儀式,朝廷下令從六十萬禁軍當中選拔個子高、儀表好的士兵,足足一萬人,分成諸多方陣。
有些是軍中代表,有些是各營隊兵種,還有些是涌現出來的戰斗英雄和屢立戰功的優秀士兵。
雖說這是古代閱兵,跟后世閱兵時飛機、坦克、大炮、火箭車沒法比,但至少也已經初步具備現代化各部隊的雛形。
諸多將領們回到部隊之后,有些是作為閱兵方陣領軍將領,有些則是集體站在馬車上以將軍方陣出現。
張亢作為樞相兼上將,單獨騎在戰馬上,身后是一個方陣的步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