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急,皇帝出行不是小事,肯定還是要準備一下,到時候老哥自己想想要帶哪些人,要去哪些地方,我們一起做個計劃,過段時間等籌備好再出發。”
趙駿笑了笑,隨后目光好奇地看向趙禎的工作臺道:“對了老哥,剛才我就很好奇,你這是在做什么呢?”
工作臺上有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磁鐵、鐵片、炭粒、線圈、銅環等等,其中還有一些黑色粉末狀的玩意兒,讓人很不理解這是在發明什么。
趙禎點了點銅環,神秘一笑道:“朕一直在想把磁帶和照相機發明出來,朕多希望后世人能聽到我們的聲音,看到我們的模樣。”
他說著繼續道:“并且之前的話筒非常簡陋,你也知道,那擴音器和話筒構造有多簡單,擴音器就是一些磁鐵跟線圈纏繞在一起組成音環,話筒同樣是磁鐵和線圈,再加一些炭粒,然后通過放大電流讓聲音擴散出去。”
“可惜。”
趙禎搖搖頭道:“現在還是太原始,說出的話嘈雜無比,噪音太多,離得近還好,離得遠些根本不知道說什么,跟筆記本上的擴音器比起來,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因而朕也想順便改善一下它的功能。”
“這個好這個好。”
趙駿聽了連連點頭,為趙禎努力搞科研而點個贊,但又不解道:“就是照相機、磁帶跟話筒擴音器有什么關系?”
“照相機確實沒什么關系,這關乎到感光材料,因而這件事我就讓化學院和物理學院一起置辦。但磁帶就有關系了,他們都是通過磁來記錄聲音。”
趙禎指著那磁鐵和黑色粉末狀玩意兒說道:“所以話筒擴音器里都有磁鐵,按照朕的估計,磁帶應該就是用磁粉來記錄,然后用特別的辦法錄下聲音,再用特別的辦法播放聲音。”
“那應該是磁帶播放器了,也叫錄音機,我小時候見過,還拆過。”
趙駿恍然大悟。
錄音機就非常古老了,貌似一零年以后就已經不常見,因為那是80-90年代流行的東西。
不過作為初代零零后,他記得小時候去表姐家玩,可能是零七零八年,七八歲的時候,還看過表姐用這種錄音機聽英語,那時候好像叫隨身聽。
只是沒過多久這東西就退出歷史舞臺,漸漸被各種mp3,mp4之類的取代,表姐的那個隨身聽也被扔在了某個角落。
直到有一天趙駿閑得無聊,七八歲正是人嫌狗厭的年紀,去表姐家玩的時候,順手給拆掉了。
可惜的是他純粹沒理科天賦。
別人小時候拆各種電器,有天賦的很快就能摸清楚構造,然后還原回去。
而趙駿費半天勁還原,結果一看地上還多了幾個螺絲和一堆小零件,最終那東西就徹底成了垃圾,他也沒搞清楚里面到底什么構造。
要是他學理科,并且有這方面的天賦,恐怕現在大宋的科技進程,就不只是現在這樣,也許電視機都該出來了。
“朕已經知道該怎么做這磁帶,相信要不了多久,別說磁帶,就連電話應該也沒什么問題。”
趙禎得意道:“他們的原理其實都是差不多的,都是通過磁來記錄聲音,然后再通過電流把聲音傳遞出去。一樣通百樣通,現在欠缺的就是找到合適的材料當磁帶載體。”
“透明膠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