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駿隨后又陪著趙禎聊了一會兒,還在后苑散了會兒步,到了這個時間段,他有限的理科知識其實已經比不上趙禎,很難給予學術上的幫助。
但他的視野和見識多,即便不知道原理,卻能夠描繪出它的功能,同樣能夠給予科學家們啟發。
就像科學在本質上來說,就是發揮出人們的想象力一樣。
一戰前的科幻,就已經幻想未來人們能夠登上天空,如《從地球到月球》《世界大戰》之類。
還有其余科學產物,如潛水艇的發明人靈感來源于《海底二萬里》。直升機的靈感來自《征服者羅比爾》,手機的靈感來自于《星際迷航》等等。
因而想象力的開拓,遠比悶頭搞學術更重要。
不得不說,趙駿的很多東西都給了趙禎啟發,畢竟他的大多數見識都來源于筆記本。
但筆記本承載的知識非常有限,因為沒有網絡,能從筆記本里得到的就只有電影當中那些一閃而過的鏡頭,而且連什么作用都不知道,很難給予提示。
可趙駿卻是知道它們的作用,也知道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么。這其實就是最好的結果,能夠讓大宋的科技發展最少走幾十年的彎路。
翌日,趙駿就開始不上班,與王守忠和曹修一起做了趙禎出行的計劃表。包括隨行衛隊規模,人員安排和出行路線。
接下來幾天就是其余準備工作,從皇宮禁衛軍中調集了一批精銳擔任皇帝儀仗隊,又從京營里調了三千人出來,擔任隨行衛隊,開始收拾細軟,準備出發。
不過馬上出發也不行,還得先造聲勢。
于是沒過多久,大宋天子陛下要巡視地方,深入民間基層,慰勞百姓的事情就傳了出去。
文官集團,乃至包拯、歐陽修等人都上書反對,以隋煬帝為反面教材,說皇帝出巡勞民傷財為理由,希望大宋皇帝陛下吸取隋朝教訓。
但政制院卻把反對的聲音壓了下去,并且下達了官方政令,同時各地報紙也都在宣傳這件事情,主要集中在趙禎勤政愛民,以民為本的思想觀念上,解釋為什么要出京巡視。
至于勞民傷財的問題以前肯定是勞民傷財,可如今有了火車之后,通行速度提升了何止十倍,曾經從汴梁到成都至少得花兩個月時間,現在最多就是兩三天時間。
坐火車先到長安,再從長安南下至成都,總里程不過一千多公里,如果是直達列車,甚至都不需要兩三天,早上出發,第二天早上就到了,速度非常快。
因此這個問題也遭遇到了政制院的駁斥,趙禎出行遇到官員們反對的事情自然也就順利解決。
很快到了二月初,慶歷十四年的二月份是汴梁最繁忙的時候,冬季有時運河各段落下雪,遭遇冰雪封河是常有的事情,時常需要官府組織人手破冰,耽誤行程。
然而二月份春天到來,運河再次恢復暢通無阻,就像節假日時期的高速公路一樣,從汴河的南入河口到汴梁碼頭十余里,擠滿了來往的船只。
并且隨著多個火車站的修建,比如汴梁西站連通了洛陽、長安以及線路周邊的沿線城市,同樣是往來人員不計其數。
一時間汴梁的人口與繁華持續增長。
便在這種情況下,二月八日,在距離大宋國慶節還有十九天的時候,大宋皇帝趙禎正式離京,開始了巡回天下之旅。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