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其實有點想明白了。”
趙禎也端起一杯茶,忽然說道。
“明白什么了?”
趙駿問。
“想明白了為什么你一定要讓我來民間走一走。”
趙禎笑道。
趙駿好奇道:“哦,老哥說來聽聽。”
“荀子說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孟子也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趙禎沉吟著說道:“以前我也理解這句話,但我常常把這些話停留在表面,希望的是勤政愛民,對百姓寬仁以德,但現在看來,道理并不是如此。”
“唔。”
趙駿應了一聲,輕抿了一嘴茶水,示意趙禎繼續。
趙禎又道:“我之所以停在表面,是因為我根本沒有下來民間看看,連民間是什么模樣都不知道,又如何對百姓寬仁以德。”
他對自己的稱呼沒有說是朕,而是自稱為我,這即便是私下里聊天,也是非常少見的事情。
顯然趙禎這次出來,確實有了不少新的感悟。
就聽到他繼續說道:“只有親自去看看,了解百姓需要什么,明白他們心里在想什么,才能夠真正地為百姓做事,讓天下庶黎安心。”
“就如同今天我跟一位進城賣菜的老人聊天,他也說起了三十多年前,家中過得有多凄慘,妻子患病無錢醫治,兒子被地主活活打死,兒媳難產離世,拉扯著一個孫子到如今。”
“但十多年前當地官府給他分田了,還幫他免除了欠地主的租子,現在家里不僅有幾畝良田,孫子還找了一份修鐵路的工作,賺了不少錢可以讓他頤養天年。”
“而這些其實就是大孫你幫助他們帶來的變化,可如果放在十多年前沒有大孫的出行,我又怎么知道他們的生活困頓,又如何對他們施以仁心?”
趙禎望向窗外,已是萬分感慨:“文官們不讓我出去看看這個世界,美其名曰在保護我,實際上是在編織一個羅網,讓我看到的是他們告訴我的世界,好在朝廷也有一些正直的官員,不然我還真以為世界充滿了美好,人間就沒有苦難。但哪怕是今天,我也才明白受苦受難的人依舊大有人在,這是我的過失,沒有早一點認清楚這些,只知道瞎想武斷,同樣也是我的問題啊。”
趙駿笑了笑道:“老哥能有這份認識,就已經不止是超越歷史上所有帝王那么簡單,而是已經上升到了辯證看待的高度,令人敬佩。”
還有一點他沒有說。
這其實是他以前常說的事情,也是他在趙禎面前編排文官集團的手段之一。
所以趙禎現在有這樣的認識,雖然難得,卻并不意外。
然而接下來的事情卻超乎趙駿想象。
趙禎問道:“漢龍,你覺得應該怎么才能做到更加群眾化的方式?讓皇室更貼近百姓?”
“這。”
趙駿遲疑,被難倒了。
別說他,就算是后世也是個老大難題。
全世界那么多保留皇室的國家,就沒見幾個皇室選擇與百姓站在一起。
英國皇室倒是要討好百姓,不然英國人鬧騰起來,要進一步削弱皇室乃至于廢除皇室,那皇室就遭殃了。
可再怎么討好百姓,那也是多作秀,畢竟皇室沒有治理權,也沒有必要深入民間了解疾苦。
而大宋現在還是個實權皇室,又暫時不存在政治危機,即便是想深入基層,也最多就是趙禎一個人,怎么可能做到讓趙家皇室代代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