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一個開場,就把這首歌的基調給定了下來,讓他可以確定這首歌一定會是好聽的。
不僅僅是姜緣的演唱,就連這歌曲前奏,以純音樂的角度來評判也是一首極為好聽的曲子。
隨著前奏響起,燈光一點一點照亮整個舞臺,有如初生朝陽,配合著樂聲,充滿希望。
這一場表演雖然被定義為唱演舞臺,但實際上還是以唱樂為主,讓姜緣等人參與表演的發揮空間其實不大。
之所以標為唱演舞臺,主要是因為節目組在舞美設計方面投入了不少心血。
前奏結束,由余亦率先開始演唱。
“這一路上走走停停,
順著少年漂流的痕跡”
余亦的歌聲一經唱響,現場便有不少觀眾心空了一瞬。
余亦本身的音色,與原時空周深有些類似,尤為空靈。
只要配上適合的歌曲,那就是不講道理的好聽,直接大殺四方。
而起風了恰好就很適合余亦,當時剛聽deo,他便主動想要演唱這首歌曲。
“邁出車站的前一刻,竟有些猶豫”
當下,余亦的歌聲便讓現場感受到了什么叫不講道理的好聽。
也有不少樂評人驚嘆于歌曲與姜緣等人的適配程度。
“不禁笑這近鄉情怯,忍無可避免”
張顯接在余亦的段落之后。
他的嗓音也是較為明亮的那種,在此刻承接得恰到好處,絲滑過渡,不會有突兀的感覺。
“而長野的天,依舊那么暖,風吹起了從前”
作為披荊斬棘上的最后一首歌,張顯唱得很是投入。
歌詞之所以唱的是“長野的天”,也是用到了宮崎駿的同名動畫起風了的故事典故。
“從前初識這世間,萬般流連”
“看著天邊似在眼前,也甘愿赴湯蹈火去走它一遍”
姜緣握著麥克風再度開唱,和著伴奏,粼粼燈光灑在身上。
“如今走過這世間,萬般流連”
“翻過歲月不同側臉,猝不及防闖入你的笑顏”
何景在一旁也開始了演唱。
何景的加入,也讓歌曲的演繹更加富有層次感,在情感層面與姜緣形成了鮮明對比。
如果說姜緣唱的是少年時,那何景唱的便是回首少年時,形成強烈的對照。
但同樣的悅耳,好聽。
舞臺一側,另外兩個部落,也在認真地聽著姜緣等人的演唱。
盡管不少人都覺得姜緣這一次用自己原創來碰撞經典曲目占劣勢。
不過根據以往多次對決的經驗,彭本謙等人是一點沒放松。
畢竟連著五場公演,姜緣已經強有力地證明了自己的原創能力。
誰都不知道姜緣會不會在決賽現場突然掏出一把王炸。
所以將近兩個星期的時間,彭本謙等人都在非常認真地備戰彩排。
現在現場一聽姜緣等人的演唱,就知道還好沒有輕視。
起風了這首歌演唱了半首不到。
全新的現場都沒有聽過的旋律,但很好聽,再加上姜緣等人的演唱,又有一種驚艷的美感。
而且歌詞部分還能引起聽眾的共鳴,彭本謙已經覺得這場表演的票數估計是低不了了。
當彭本謙如此想著的時候,副歌部分在臺上唱響。
“我曾難自拔于世界之大,
也沉溺于其中夢話,
不得真假,不做掙扎,不懼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