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呂清的新專輯被命名為the1997,以出道年份命名。
姜緣作為主制作人主導整張專輯的制作,連概念方面也是姜緣負責。
由上一次與呂清合作的花火舞臺得出的靈感,整張專輯主打復古的概念。
姜緣提出這一點,與其他制作人討論后,將整體概念完善。
于是,the1997的概念就便是這是一張假設呂清回到了過去,重返年輕時發行的一張老舊專輯,一張跨越了時空的專輯。
專輯的收錄曲,包括花火,都帶著年輕熱血的風格。
一共十首歌,半張專輯是姜緣寫的,另外半張則是呂清自己這幾年下來從鄭輕陽等一眾老友那收到的歌曲。
“這一次呂清的專輯一共做了三個版本,一個是時空快遞版。”
“是一個包裹盒的設計,里面包含著手寫信件,還有一張呂清出道大事記的報紙,以及專輯的cd跟磁帶。”
“這個版本算是其余兩個版本的集合,另外便是cd與磁帶單獨售賣的版本。”
在姜緣翻看設計圖的時候,張箐一邊介紹道。
“我覺得設計得還蠻好的,跟概念比較符合,不過到時候還是問問呂清,看看有沒有需要調整的地方。”姜緣把平板還了回去。
“行。”張箐點了點頭,又道,“不過除了時空快遞版,還有必要出單獨磁帶的版本么現在已經很少有人做磁帶了。”
“做吧,畢竟概念是這么設計的,當年那個時代,磁帶才是主流不是么。”姜緣笑了笑。
“也是。”張箐想了想,被說服了。
同時覺得姜緣對于這一次呂清整張專輯的設計,確實是用心到了一定的程度。
保姆車抵達魔都機場,工作室拍完機場圖,姜緣便登上了飛往秦州的飛機。
這一次仍舊是去參加時代之音的錄制。
時代之音這個節目,雖然之前姜緣參加的那期,收視與熱度都很高。
但并未成功地把握住機會。
雖然節目熱度還是不低,但仍舊犯了大部分音綜的通病。
只有舞臺出圈,節目本身有許多令人詬病的點。
其中一個點就在于,節目的定位不夠清晰。
本來一開始,節目是設置老一輩的音樂人,與年輕一代一起進行合作,所以取了個時代之音的名字。
但一部分表演有失水準,再加上賽制也沒什么看點,所以導致節目有些撲街。
現在比賽比到一半,又突然從合作的模式,改成了一期合作,一期獨唱。
如此更改之下,挽回了幾個高質量的表演,但整體節目還是撲街。
這一次請到姜緣再次擔任飛行嘉賓,節目組也是產生了一種抓住了救命稻草的既視感。
姜緣參與的這期,已經是節目的倒數幾期。
“這一期的錄制分上半場跟下半場。”
“上半場是個人獨唱,下半場才是我們合作的表演。”到了秦州后,呂清與節目組一起在機場接到了姜緣。
與姜緣工作室簽約之后,呂清與姜緣的關系再次拉近了不少。
尤其是近期姜緣一直負責呂清新專輯的制作,所以聯系的次數也很頻繁。
“我們什么時候開始彩排”姜緣大致了解本期的錄制的規則后,開口詢問道。
“錄制還有將近兩天才開始,明天再彩排也不遲。”呂清想了想說道。
這一次呂清要與姜緣一起表演的歌曲,是新專輯中的收錄曲。
呂清早就收到deo,聽過很多遍,掌握得很熟練,倒是不擔心彩排的問題。
到達酒店,脫離時代之音節目組的錄制范圍后,姜緣才與呂清談論起工作上的一些問題。
順帶也讓呂清看了看實體專輯的設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