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灘公演現場,在姜緣宣傳音樂節的時候,臺下的觀眾也立馬開始討論了起來。
“之前節目的陣容都會參加?”
“好豪華的陣容,所以是在什么時候舉辦?”
“之前的陣容都有誰啊?”
“隨便提兩個吧,有藍光樂隊的保羅,還有路易斯都在。”
“臥槽,那確實很厲害。”
“就是不知道是在哪里舉辦,如果近一些的話肯定要搶票的。”
“這種陣容,錯過了估計就沒有了,遠一些的話也當是順便旅游了。”
——
當下,在演出現場的觀眾們,對于姜緣說的音樂節都很感興趣。
如果選擇在這個時候開票,在現場的觀眾估計一個上頭就直接開始搶票了。
但大家只是從姜緣這里聽到了與音樂節相關的消息,默默地把相關信息記在心中,注意力很快便又被姜緣的表演給吸引了過去。
同樣的消息,線上的官宣可以說是立馬引發了軒然大波。
節目組直接把參加過《音源現場》錄制的歌手名字制作出了一份陣容名單。
一個一個名字都被加上之后,明顯要比姜緣現場的講述來的更加有沖擊力不少。
《音源現場》這個節目,每兩場錄制,都會有六位新嘉賓。
十二期節目錄制下來,除去姜緣跟先前重復參加錄制的歌手,參加的歌手人數也超過了三十位。
而每一次錄制的陣容,在公布的時刻,都曾經登上過熱搜,被認為是十分夢幻豪華的演出陣容。
這一次音樂節的官宣,直接把這些陣容全部都匯總在了一起。
如此一則官宣,可謂是相當重磅。
而且節目組特地卡在了海灘演出正在進行的時間進行官宣,成功地用這一次演出引起的話題熱度給音樂節的宣發吸引了一波流量。
使得這場音樂節在官宣的時刻,就比許多音樂節的流量更高出了幾分。
除此之外,與尋常不一樣的地方,還在于音樂節嘉賓陣容有些過于全面了。
從亞洲范圍,再到歐美音樂的一眾流行歌手,乃至搖滾、爵士等多樣的音樂風格。
可以說是一場受眾會很廣泛的音樂節。
【臥槽,這嘉賓名單如此權威的嗎?】
【老實講,上一次看到這種水平的陣容還是我自己編的音樂節名單。】
【居然是在國內體育場開,太好了!】
【體育場就不用去郊外了,地面鋪草坪的話,比郊外那種泥地好多了。】
【《音源現場》真牛比啊!】
【這下真的要成世界一流音樂節了!】
【靠北,現在《音源現場》這么火,豈不是老外也要來搶票了?】
【不出意外,應該是的,國外也已經熱搜了,到處都在蹲開票信息。】
【完全想不到有一天音樂節還得這么搶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