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明帝國的中樞還算太平。
除了每天都有的各黨派明爭暗斗,沒有發生什么值得朱由校這個做皇帝頭疼的大事。
至于遼東,熊廷弼和洪承疇雖然不能做到同心同德,卻也能做到不去給對方掣肘,讓他們隨心所欲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后金方面,本來率領三千正白旗騎兵去練級的多爾袞,被阿敏和黃臺吉陰了一手,鎩羽而歸不說,還丟盡了臉面。
自此,努爾哈赤便再也不提讓他帶兵的事,這自然是達到了阿敏和黃臺吉這么做的目的。
但是這其中,卻出現了一個變數,即劉興祚的反正。
劉興祚反正歸明,著實是給努爾哈赤重重一擊,后背舊疾也因此重新炸裂,使他身心俱疲。
如此深深信任的漢人,甚至還將女兒下嫁于他,可這依舊沒能換來劉興祚的忠心,原來這么多年,他一直都是裝的。
努爾哈赤對所有的漢人徹底失望,這段時間,后金國內頗有些風聲鶴唳的意思,連范文程這種人,都不敢再去輕易露頭。
這個時候搞出點什么事情來,無異于惹火燒身。
努爾哈赤繼續施行對漢人的奴役、殘暴政策,他將所有漢人視作旗人的奴才,呼之則來、揮之則去,想殺就殺,毫無人權可言。
但即便如此,漢人的哀嚎和鮮血,依舊沒能彌補劉興祚的背叛給努爾哈赤帶來的空虛和傷痛。
大明的蒸蒸日上,還有后金內部看似同心協力的假象,這些都讓已入暮年的老奴酋不得不開始居安思危。
自劉興祚之事后,努爾哈赤不再去隨意動兵侵略遼沈,轉而安定內部,為培養接班人做鋪墊。
這在熊廷弼看來,自然是極佳恢復元氣的機會。
一番調度過后,確定后金不會在短時間內來犯的熊廷弼,帶著薛來胤等將領親自趕到沈陽,開始策劃對整個遼沈防線的穩固。
他要用實際行動向天啟皇帝證明,選擇自己是正確的,固守遼沈,遠比退守寧錦的作用更大!
乾清宮西暖閣。
朱由校靠在椅子上,剛剛處理了一批奏疏,有些困倦,打了個哈欠,決定先好好的瞇一會兒再說。
才剛剛閉上眼睛,殿外便就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朱由校蹙了蹙眉頭,但是沒有動靜。
王朝輔攔住前來報信的司禮監小太監,道:“怎么回事兒,皇上才剛躺下,沒什么要緊的事兒,還是遲會再送。”
“爺爺,是喜事,天大的喜事。”小太監喜形于色,道:
“朝廷在澎湖和漳州港擊潰了紅毛番的船隊,現在被俘的紅毛番子們,正被押往京師來呢。”
“快給我——”
王朝輔沒有猶豫,從小太監手上搶過捷報,示意他可以回去了,然后自己躡手躡腳的走進了乾清宮,道:
“爺、爺…”
“什么事。”
朱由校的懷里抱著那只藍貓,這畜生倒也十分靈性,既不諂媚,也不孤傲,總是能恰到好處地給人安慰。
相對其它動物,朱由校其實從后世的時候就喜歡養貓。
只不過這一世,伺候貓主子的活兒用不著他這個當皇帝的做,有貓房的下人們專門管著。
死了一只皇貓,他們都是要問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