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還沒傳消息回來呢。”
兩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天,趙信回來了。
三個人看報、喝茶、閑聊。
陳科長一直沒回來,估計他又是親自去采購那頭牛了。就兩字形容他,勞模。
中午,李銘在食堂打包了幾份菜,準備去婁曉娥的小四合院吃飯。
可惜婁曉娥不在,他自己一個人就隨便吃了點午飯,他還把幾種水果分別取了一點處理催芽。
睡了個安穩的午覺。李銘想起糧本沒去拿,給婁曉娥留了一張紙條,今天不再過來了。他往交道口糧店而去。
由于是周五,職工都在上班,除了時不時的老頭老太買糧,糧店此時也沒什么人。
李銘看出貨員在搬糧食,就問了旁邊做登記的人,“同志你好,請問領糧本是找誰”
開票員沒出聲,手指了一下隔壁間。
“謝謝您了。”雖然沒說話,但是人家給指了方向。
走到窗口邊,李銘問道,“同志你好,是這里領糧本嗎”
一個四五十的中年婦女淡淡的說道“嗯,你是換糧本的還是怎么的”
“我叫李銘,是新轉移到這來的。我的工作單位是紅星軋鋼廠采購三科,家住南鑼鼓巷95號四合院。”李銘心想,這小世界安排的身份資料也太齊全。
“好的,稍等,我找一下。”大姐在旁邊翻找,在最下面找到了李銘的糧本,“就是你啊辦好很久了,你也一直沒有來領。”
“不好意思。剛參加工作,一直跟著前輩下鄉。”李銘汗顏,票販子們服務太周到了,他這個月不是吃食堂就是吃飯館,就沒想到糧本的事情。
“你們廠的后勤處真不錯,幫你把轉移證之類資料都發給我們了。不然就得你自己跑街道、治安所和我們糧店。”
“是啊,他們的工作在廠里是廣受好評。”李銘估計是勞模陳科長幫他打招呼了,得送點禮。
糧店大姐鄭重的說道“這是你的糧本、副食本。最重要的事項我先給你講清楚,你是干部身份,按規定你定量糧食只有28斤,普通工人才有32斤。今年的定量里面30的細糧,70粗糧。油每人每月半斤。其他的雜項內容,你自己看本子。”
“好的,我知道了。還有什么我需要注意的嗎”
“每月24日會上門發放下個月的糧票,25日就可以提前用下個月的糧票購糧了。假如你要出差的話,全國糧票需要你拿單位的介紹信才能換,每30斤全國糧票,須扣除半斤油的指標。”為數不多送票上門的城市,大多數城市是要自己去糧店領。
“真是太謝謝您了。”李銘感謝道。
態度還行,現在各行各業還是優先講服務、講品質的時候。明后年開始就是講政治了,有些人那態度就不太一樣了。
別說國人,國家邀請的外賓也是一樣待遇。一大堆外國名人抱怨各種服務態度不行、工作懶散,都是有據可查的。基本都是明后年開始,70年代居多,風氣一直蔓延到80年代。
工作紀律、服務態度什么的沒人管了,也沒有人敢管。
為什么有傳言有飯館會張貼“不得隨意毆打顧客”管不住嘛,貼了這個條,吃飯的人也心里有叉數了,矛盾大大減少。
這是懂管理的。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