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上午,李銘想去保衛科打探一下消息,騎車去上班。
半路上,遇到了傻柱。
李銘問候道,“柱子哥,上班啊”
“是小銘啊。”
“上來吧,我載你一截路。”
“那感情好。”傻柱說道,“我坐好了。”
“你也不是沒錢,你為啥不買一輛自行車”
傻柱郁悶道“食堂主任卡著我。每次都是誰誰誰家比較困難,就是不分給我票。我一說,他就讓我先用食堂買菜的三輪車。有食堂大師傅蹬三輪車上下班的嗎”
“那你直接找楊廠長要一張呀。”李銘沒問為啥不買二手的。
“這我倒是沒想到。”
“下個星期好多招待,找個機會跟楊廠長要一張,就說方便上下班。”李銘出主意道。
李銘強調道,“而且有輛車,找媳婦也容易點。”
“是這個理。”
“別跟人說是我給你出的主意。”
一會就到了軋鋼廠,傻柱去小食堂,李銘去保衛科,各走各的路。
李銘在保衛科閑聊了一下,沒有聽到陳六滿丟錢的消息。看來因為一些緣故,陳六滿沒有聲張。
把一包煙散完,李銘就溜了,騎車去小四合院。
昨天在家休息了一天的婁曉娥,比李銘更早到。
李銘敲門進院子。
“曉娥,明天有空跟我一起下鄉么”
“我忘記明天是8月1日,我爸要出去應酬,我得在家陪我媽,沒有空出來呢。”
“好吧,那就我自己一個人去了。”
婁曉娥墊著腳親了一下李銘,“給你的補償。”
“曉娥你也去辦個借書證吧,你幫我一起研究一下怎么種蘑菇。”
“好啊,我正好閑著沒事情做呢。”
“我就是想給你找點事情做。對了,讓你媽打聽一下哪里有賣房子的。”
“現在誰家還有房子賣啊,這套小院子要不是給了我家以前的傭人福伯居住,也會被經租的。”
“沒事,可能有人就是不想住了呢,最好是城西的房子。”李銘就是打個信息差,婁曉娥住城西就沒人知道她底細,對外身份就是下鄉支援農村,在鄉下上班。
“你買來做什么用”
李銘抱著婁曉娥說道,“給你住呀,你的關系都在城東。城西也沒人認識你。”
“你好像在擔心什么一會是鄉下給我建房子住,一會又是城里給我買房子住。”
“狡兔三窟嘛。算了,還是不要給你媽添麻煩了,我自己找人去打聽。”
58年和63年對私房進行改造以后,私房交易雖未被明文禁止,也幾乎沒有人出售房屋了,因為有多余房子的都被經租了,經租房不許賣,能賣的只能是自住的房子。
明后年直接明文禁止買賣,因為房屋買賣被視為帶有“資”的尾巴,實在要賣的只能低價賣給房管局。
一般的人想換房子,去官方中介,換房站。
分房的一開始就產生了大量換房需求。比如城東上班,房子分配在城西郊區,大老遠的;又或者夫妻離婚了,一人一間,總不能一直住下去;也有鄰里實在不和想搬走的等等。
當時大街小巷貼滿了換房廣告,打擊多次也沒效果。
所以62年就成立了一個新單位,換房站,無償服務,本區跨區都可以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