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銘,你這去了保衛科,我們的消息都靈通了好多。”李雪瑤笑道,她是最希望平常科里人多點熱鬧點的。
“這次是因為情況特殊,不然最早知道的肯定是您了。”李銘平常獲得的廠里消息,大多是從李雪瑤這來的。
趙信也說道,“是啊,李姐,要是您沒給我們說道說道,我們對廠里的動向那是兩眼一抹黑啊。”
“廠里大事,我也不知道。我也就是聽點閑聊的八卦。”李雪瑤笑呵呵的說道。她留守采購科辦公室,采購員要了解廠里的新情況大多得問她。
采購員要送什么小禮物,必然有她的一份,比如李銘送的魚,張有祿、彭金福送的海帶、紫菜、小魚干。
趙信翻了一下報紙,“大事,我們也關心不過來。這報紙就是不經看,下午才上班就快看完了。”
電視機,雖然58年津城的無線電廠在老大哥的幫助下,生產出了“京城”牌黑白電視機。
但是65年全國年產量才4400臺,價格昂貴,大部分人別說見了,聽都沒聽過。這年月聽廣播、看報紙才是主要的消遣。
有單位的人看單位的報紙,生活富裕的人家也會訂幾份報紙,可以自己在家看個痛快。
沒單位又沒訂報紙的人一般是看報欄,大大小小,街邊路口到處都有。有專門的人負責,他們會在第一時間將報紙按順序排好裝上。
那些退休的老大爺,經常是聚一起一邊看還一邊討論,指點江山。
幾十年后,高中學校應該還有報刊欄,其他地方好像沒了,基本上是改成宣傳欄了。
“科長已經決定了,會加定幾本雜志。”李雪瑤又爆料道。
“這是好事,我就不用去圖書館借雜志了,可以專門借書了。”李銘翻著報紙。
趙信頭也沒抬,“雜志一個月半個月才一本,也不經看。”
李雪瑤翻了個白眼,“你去圖書館借幾本厚的,看到老都行。”
趙信笑道“大老粗一個,看不懂那么深奧的。我等會也去俱樂部的圖書館借本雜志來看。”
一下午又是在看報紙、喝茶、閑聊中度過。
到點下班,回95號四合院。
小世界的鍋里還在燉鴨湯,李銘就在前院的院子里看書。
秦淮茹下班回來了,“小銘,在認真學習呢。”
“秦姐,下班回來了呀。多讀點書對身體好”
“是嘛,那我晚上也讀讀書”
兩人對完暗號,秦淮茹就回中院了。
李銘心想,“這小妖精,還以為你不敢來了呢。這么多天沒來,晚上要你好看。剛好曉娥要在家休息,這就接上了。”
閻埠貴走到院里,招呼道,“小銘,你還不做晚飯啊”
“在鍋里熱著呢,等會就能吃。”
閻埠貴走到李銘跟前,小聲問道,“小銘,你那餌料還有沒有剩余的。”
“上次的全都給您了,還沒調配新的。”
“沒你的餌料,效果就是差了一些。”閻埠貴感嘆道。
“不至于,您不是釣魚是改撈魚,關鍵還是要找對地方,魚多的地方才行。地方不對,啥都沒用。”
“說的也是,但很多地方是不允許我們去撈的。”閻埠貴可惜道。
“三大爺,您是大魚小魚一起撈,那些小魚收購站也不收,也沒見您曬魚干啊”
“那些細碎的小魚,都是于莉在按條賣,2條小魚5分錢,算起來差不多兩毛七八一斤,比收購站還高那么一點。”閻埠貴解釋道。
“還是您家人手足,做事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