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地,按標準來講應該是約6667平方米,但是,我們以前的畝,各地是有點不一樣的。
平原地帶可能還比較正規一點。山區地帶的田形狀比較復雜,就不好計算。
同樣一畝地,山區有可能6667平方米,也可能是1000平方米,因為實際很多畝數是按產量折算的。
比如平原1畝地6667平方米,產量有4擔稻谷,那么山區同樣6667平方米面積的地,但是只產2擔稻谷,那就登記為05畝地。
這樣的事情在土地確權、拆遷的時候搞得大家都頭很大。特別是那種沒在基層只在辦公室的人,出的政策鬧笑話還算好的,有時出的政策還激化矛盾。
耕地賬面畝數沒減少,也有小部分是這類產量折算面積改成實際面積的緣故,畢竟減少的是平原田地的畝數,這些山區田又浮出了一大堆的畝數。
言歸正傳,李銘的思路也打開了,冬小麥還沒那么快種,現在地里不是水稻就是玉米,要不就是紅薯、花生等作物,實在缺水的甚至沒種,把土深翻晾曬收水保墑。
李銘一直沒很著急搞糧食水果的良種計劃,就是農作物種植必須是按時節來,違背天時是需要成本的。比如蔬菜大棚,玻璃或塑料,加溫的燃料,這些都是成本。
但是現在種牧草,還來得及收一茬,明年初春立馬又可以收割。
“建業,我沒見過苜蓿草,我帶幾根回去看看。”李銘也不知道是否可以扦插,但是試試也不用什么成本。
“可以呀,你隨便挑。”
“你先回家吧,我去看看房子那邊建得怎么樣了。”
“小銘哥,那先我回去了。”
李銘手拿四五根苜蓿草,收了一根進小世界。
插入土壤中,用生長能量催生,迅速生根出芽,快速長高。
李銘挺開心的,研究出產量更高的牧草,那對全國肉類產量的提升幫助應該不小。
他還得寫信問問全國各地的牧草種子,全國太大,每個地方都有適合當地氣候的優勢品種。
冬季快來了,李銘覺得這事情得抓緊,回軋鋼廠就行動。
李銘走到建房工地,看到高連長。
“高連長好啊。”
“李采購你來看房子,現在開始蓋瓦了。”
高連長拿出煙來,李銘示意不抽,高連長也就收起來。
“這蓋瓦要蓋多少天”
高連長抽著煙,指了一下墻壁,“兩天可以蓋好。昨天怕下大雨,還特意給墻蓋了遮雨的。沒想到一滴雨都沒下。”
“那還剩下什么工序這是不是比預期的要早呀。”李銘感覺都蓋瓦了,應該就是要完工了。
高連長計算了一下,“差不多吧。你不是還要盤炕啊,還得建廚房灶頭。你都花了這么多錢,里面墻壁要粉刷石灰吧。地面也要弄一下嘛。院子也得重新圈一下。”
“石灰貴不”
高連長隨口道,“十來塊錢一噸,要不了幾噸,建房的時候就算進去了的。”
“嗯嗯。”
高連長又說道,“我到時候看看還有沒水泥,把那房間地板也隨便攤一層,薄是薄一點,只要不太用力,一時半會也壞不了。”
“高連長,這都已經被你安排得妥妥的呀。”
“嘿嘿,9月初整個房子院子都可以搞定。”高連長說道。大多事情是高連長在操辦,房子建好他也是很有成就感的。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