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購科那更不合適,李銘帶一群外人去科里吃飯那真是腦袋秀逗了。
今天的采購科安安靜靜的。
李銘只看到值班的趙信一個人,“趙哥,今天怎么沒人呀。”
趙信翹著二郎腿,“昨天下午科長說,李副廠長怕出安全事故,不同意借車。大家不就鳥獸散了。”
李銘不死心,“科長沒放棄吧”
趙信扔了根煙給李銘,“這我就不知道了哦。”
“李姐呢”李銘把煙接住,夾在耳朵,先收拾桌子。
“去打水拿報紙了,應該快回來了。”
李銘邊擦桌子邊說道,“大家熱情那么高漲,我之前是不好澆冷水。李副廠長的擔心還真不算多余,自己翻車最多自己出事,一個不好撞到別人,那就害了別人。”
趙信也認同道,“你這說的也對,這下大家的熱情算是被打消了。小銘,你還要科長幫你借車么”
李銘坦白道“想要啊。我打算叫車間的人教我幾圈,我練練手應該就會了。”
“聽你這么說,你以前練過”
“跟著別人學過一點。”
李雪瑤進門插話道“小銘,又有你的信,今天沒包裹。”
“謝了,雪瑤姐。”
李銘拆開信,“雪瑤姐,是那個毛竹的回信,人家德清的東風公社回信我們,說不方便寄毛竹過來給我們,但是寄了點干竹筍給我們嘗嘗。”
“這可真不好意思收。”李雪瑤遞了一份報紙趙信。
李銘說道“我已經想好了回禮,我把收集到的各種農業技術、良種匯總后都回贈給他們。”
李銘接著說道“他們本來就是典型,對于良種、技術的全國推廣更有幫助作用。”
李銘現在是收集種子建種子庫,注重培養隊伍,以及搞好關系。
發展產業掙錢這事情等70年或者72年之后再考慮,不需要等到78年,到時候就是婁曉娥婁總裁負責。
可以說,離京城越遠,就越天高皇帝遠,變通的政策就越多。
政策是需要人執行的,他可能給你偷工減料,也可能給你吹毛求疵。
就是10年的時候,東南有的地方還發個體戶的營業執照呢。相對于有的地方嚴格到賣家養的雞都不許,真是天壤之別。
陳科長進門說道“你這想法好,你就相當于是他們交流的中轉站。”
李銘接話道,“這正是我所設想的。中轉站掌握第一手的信息,我們可以讓東風公社種最合適的農作物,更科學的方法養殖牲畜。”
趙信提醒道“小銘的計劃不小啊。就是不能讓人知道東風公社的實際產量,不然變計劃內就麻煩。”
李銘回應道“東風公社暴露了,我們還可以換個公社。或者繼續更新東風公社的技術,繼續提升產量。”
趙信同意道“也對,關鍵是掌握先進的技術,提高產量。我們采購員也不需要到處給人賠笑臉。”
陳科長回到座位,認真說道“小銘的想法還是很有可操作性。”
這年頭有虛報產量的。也有瞞報產量的,還不是個例。
李銘詢問道“科長,莪們還不會開車,李副廠長怕借車出安全事故,沒同意。要是我們會開車了,再借車會同意吧”
陳科長不確定道“應該會同意吧。李副廠長擔心的就是咱們不會開車又沒有專業的培訓,隨便練練就上路容易出事。而且現在運輸科的人對我們還算配合,隨叫隨到。李副廠長就認為沒有必要配車。”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