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銘跟同事在運輸科學車。
由于他是會開車的,崔師傅多次讓他示范操作,崔師傅在旁邊講解,采購科的人學得挺快的。
他陪同事們練習了好半天,崔師傅終于說道“小李,剛剛辛苦你了,現在我帶你出城去練車。”
“崔師傅,我在東風公社向陽花大隊弄了點泥鰍,練車最后順帶把泥鰍帶回來,能行不”
“幫人捎帶東西的事情,司機常常干。你這還是自己的東西,沒一點兒問題。”
“謝謝崔師傅。這泥鰍啊,我也是給咱們自己準備的。小食堂的大廚何雨柱,他上次說給廠長做的泥鰍豆腐怎么怎么好吃,我就去把材料搞來,讓他再做一回。”
崔師傅笑呵呵的說道“行啊。咱們走吧。”
還是上回那樣,城里崔師傅開,城外李銘練手。
最后崔師傅把車開到向陽花小院,把幾個花盆的泥鰍裝車,直接回城。
四合院里,同樣是上午。
婚假在家的許大茂面帶喜色領著馬春蓮母女兩出門,說是要去買喜糖,也不知道馬春蓮使了什么手段。
這讓院子里的一眾家庭婦女們嘖嘖稱奇,各種騷話議論紛紛。
只要對許大茂有用的人,許大茂出手那是相當大方。
而且許大茂掙錢也比較容易。
軋鋼廠派人下鄉放電影是福利性質的,每場收個68元錢的影片片租。就是這個片租也是上交給電影發行站的,軋鋼廠還承擔了放映員的下鄉補助。
普通的電影放映隊那是要收放映費的,包場費用由大隊出,電影開始前的播放的新聞簡報不收費,露天小場地一部電影收10元,大的25元,35元。看一部電影不便宜。
這是人們反復看一部電影看到能背下臺詞了,依然還很愛看的時代。
大隊干部要是跟許大茂商量多放一兩場,許大茂放電影不像普通電影放映隊有好幾個人,沒有其他同事互相監督,入不入賬那就是許大茂說了算,黑下幾筆錢是輕而易舉。
李銘壓根不擔心許大茂在身邊做大做強,只要他下鄉查生產隊的賬,許大茂跟宣傳科報備的賬,兩兩一對比就能查出許大茂一堆問題。
中午小食堂聚餐結束,李銘一半的泥鰍留在了小食堂,讓馬華幫忙換水,等周一讓傻柱拿來做菜。
他自己借了食堂的水桶,把另一半泥鰍帶回小四合院,這是婁曉娥親自參與抓回來的。
昨天早上回城的路上,她就叮囑李銘要把泥鰍帶回城,她要用她自己親手抓來的泥鰍,做紅燒、香煎、椒鹽泥鰍,煮泥鰍的豆腐、冬瓜、山藥等湯。
當然下廚的肯定是福媽,婁曉娥就打個下手。
這是她確定李銘能搞來大量的花生油才提出來的,這么點小要求,李銘自然會滿足她。
由于泥鰍比較耗油,城里也沒什么人愿意買泥鰍,只有單位食堂有油,才會采購一些做菜。
沒人買也就不值錢,比較稀少的季節能賣三毛、五毛一斤,正當季的時候二毛五、三毛也賣不動,就這還是手指頭大的泥鰍,小的問都沒人問。
即使黃鱔,也是要個頭大的收購站才會收購,等70年代初,打開出口市場后,收購站那才愛收。
騎車回到小四合院,還是婁曉娥給李銘開的門。
這回兩人沒有在前院磨蹭,把泥鰍帶回內院,分裝開來,泥鰍裝得太密集容易缺氧死亡。
忙活好,兩人回東廂房休息,桌上擺放了一盤京白梨,是昨天向陽花大隊送給婁曉娥的。
“三大爺說城西有套院子不錯,邀我下午去看。我等會就回95號四合院。”
婁曉娥笑道“不會像上回那樣吧”
“那不能,再那樣我肯定不搭理他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