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給了福伯一罐20斤的花生油,就又上附近的城東區圖書館看書去了。
閑著也是閑著,多讀書多長點知識
他很是慶幸自己穿越的還算是現代社會。要是去的古代,別想著抄詩詞成名,他要是跟其他文人閑聊天,隨便一些詞語、典故都不懂,聊天都聊不動。
典型的不學無術再精彩的詩詞也會被認為是從哪個被埋沒的人才那邊抄襲來的。
中午回小四合院吃飯的路上,李銘看到好些板車在運煤。
他吃完午飯也就去煤鋪預訂蜂窩煤,做飯用不上,可以拿來燒炕用。煤鋪鼓勵提前訂購,他訂的量比較多,明天才給他送。
然后李銘又是回軋鋼廠開車去城外。
他上午剛剛看了本書,里面有很多簡單的水泥、玻璃、紅糖等的制作方法。
非常簡單的水泥制作方法,他準備嘗試一番。
材料一黏土、磚塊、陶或瓷的碎片以及爐渣等,占75。
材料二生石灰,占25。在古代,把石灰巖高溫燒一燒就能得到,現在他可以花錢買。
材料三生石膏或者熟石膏,可有可無,5以下。他可以直接用石膏礦石獲得。
這幾種材料碾磨粉碎混在一起就可以煉制成水泥。
這些材料,剛好京城西邊的門頭溝、房山就有,李銘開車逛了一圈很輕易就弄齊全了。
他把車停回軋鋼廠,騎車去買鋸子等木工工具,然后才回到95號四合院。
李銘慣例探查了一遍四合院,賈張氏不見人應該是已經下鄉了。
午后的四合院很安靜,他進屋關門,隨即進入小世界。
他準備在小世界里弄個南方款式的兩層半小別墅,這想法已經醞釀好長時間了。
木材、沙子、碎石都已經存放很久了,平時收集的破銅爛鐵,上午收了青瓦,剛剛又弄到了水泥。
可以說萬事俱備只欠行動。
他先是畫出了建別墅的草圖,預留好水管、電線位置。
由于他做好了充分準備,所以只花了二十多點氣運能量就建成了兩層半小別墅。
李銘站在新建好的房子里,他感覺缺了點什么,想了半天才發覺是沒有用大理石裝修。
他喃喃自語道“沒大理石就沒南方土豪的那個味怪不得還差那么一丟丟的感覺。不管了,先動手做玻璃。”
玻璃也容易買到,但是他看了書就想著自己動手試驗一下。
玻璃廠制造玻璃用的原材料是石英砂、純堿、石灰石、長石等。
他上午看的書挺實用的,有更簡陋的方法,沙子、純堿,有這兩樣就夠了。純堿是起到清除玻璃液體里的氣泡的作用,有12就足夠。
純堿,做饅頭就需要,所以他不缺。古代沒辦法花錢買到純堿,可以用草木灰提取獲得。
他把沙子、純堿磨碎混合,然后干燥,接著用爐窯把坩堝里的混合料燒制成液體玻璃,這一步需要高溫。之前去門頭溝弄水泥材料的時候,他順便搞了點煤,燒窯是夠用。
他把燒成的液體玻璃放在錫液的表面,然后拉伸成平面的玻璃板。錫液來源于錫酒壺,他把酒壺給熔解了,也是挺不擇手段的。
玻璃廠這一步是機器操作,他的手工操作也很穩。
興致來了,他還吹制了幾個玻璃瓶。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