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銘仔細斟酌了一下,緩緩說道“有些事情沒有上新聞,你們可能就不曉得。”
“你爸可能認為他有貢獻、他有朋友、他有關系。但是認真仔細去查,你爸屁股底下肯定很不干凈,他的那么一點貢獻可能連功過相抵都不夠。”
“你爸可能沒想過他的朋友、他的關系到時都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別說保你爸,他們不把你爸拖下水都算是可以的了。”
婁曉娥嘆氣道“我可以把你剛才說的這些話告訴我爸么”
“我本來就是想讓你轉述給他聽的。他要是不信,你讓他去翻一翻今年各省的地方報紙。仔細找還是能找到一些蛛絲馬跡的。”
婁曉娥幽幽道“不知道我爸愿不愿意相信你的判斷。”
“你爸能做那么大的事業,該有的敏銳性還是有的。他估計只顧著京城等大城市的消息,之前沒去注意下面的新聞,去查了后,應該就知道問題有多嚴重了。”
婁曉娥平時習慣了他的手伸進衣服里面,今天李銘的亂動她也沒在意。
不一會,李銘不吃石榴改吃葡萄了。
婁曉娥羞惱道“真是的我這正在發愁呢”
李銘含糊不清道“你繼續犯愁,我繼續快樂。”
“要是被福媽看到,我以后就沒臉見人了。”
“嘿嘿。我剛剛看到福媽去廚房了。”李銘停了一下說道,接著又繼續。
婁曉娥也沒工夫發愁了,李銘的目的也達成了。
安慰一個人太難了,換個方式他就業務熟練。
晚上吃的是鴨湯米粉、香菇餡的餃子。
米粉也是李銘弄回來的南方細粉,久煮不糊,很有勁道。
婁曉娥把湯舀到自己碗里,單獨喝湯也感覺很鮮美。
“小銘,你總是能找到我沒吃過的好東西。”
“你就是嘗個新鮮。飲食習慣沒那么容易改的,多吃幾次你就感覺膩了。”
福伯福媽平常也是北方飲食,都是嘗個新鮮。
婁曉娥提議道“咱們可以把全國各地的特產都弄來嘗一嘗。”
“其實吧,大多數的特產對于外地人來講,真的不合口味。”
婁曉娥不解道“為什么啊”
福伯福媽明顯也是很好奇。
“人家吃特產吃的是自己家鄉的味道,吃的是童年的情懷。”
“特產要是符合大眾的口味,早就傳開來上了各大城市的主流菜單了,沒傳開基本就是難吃。比如豆汁,京城的特產按道理傳遍全國太容易了,偏偏就沒有,原因不就是特難吃么。要是不在京城,豆汁這東西應該會在哪個旮旯里消失了。”
“好吧。”
這年月的食物可不好搞,所以他早點把婁曉娥的離譜想法給打消掉。
吃完晚飯,他騎車到軋鋼廠叫上李方勝、羅巡一起去交道口治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