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起碼還是辛辛苦苦生產,是多出來的生產剩余換物資改善生活。
這些商業流通部門有個錘子資格進行中間的壓榨
要不有福同享,大家輪流在那個位置上占便宜,這樣就扯平了。
看不慣,他就行動。
第二篇文章,他準備寫的主題內容是燈光圍網捕撈作業。
三山六水一分田,漁業大有可為。
此時的沿海捕魚太簡陋了,不管是船只還是技術。實際上技術難度并不高,缺的是思路,思路打開了,技術升級還是可以實現的。
咸魚也是肉,即使缺油做不成美味,也可以出口換成外匯采購機器設備、采購糧食。
58年,單單上嗨就出口了119萬噸的水產品。
漁業的文章他還需要慢慢查資料,查清楚資料了才能寫得有可行性,不是空談瞎扯淡就有人會去實踐。
周三上午,采購三科辦公室。
李銘是先把婁曉娥送到大棚工地,才回軋鋼廠上班。
早上剛到的新一期報紙,果然大篇幅的報道昨天結束的會議。
一群采購員沒得練車,在辦公室里也是各抒己見。
李銘沒空閑聊,陳國棟科長帶著他去找李副廠長匯報工作。
年畫掛歷的報告,李副廠長只看了下標題就眉開眼笑了。
學習農業先進模范的事情之前主導都是宣傳部門,現在繼續引申后,李副廠長就有說道了。
有了送年畫掛歷的由頭,就能更自然的突出他李副廠長在這件事情上的成績。
上領導家匯報工作的時候,李副廠長肯定如實匯報這都是他主導的,宣傳部門只是執行配合。
“陳科長啊,小銘這個年輕的同志,很有覺悟很有能力,應該多加點擔子。”
“小銘學會了開車,運輸科的崔師傅也認可,還拿到了駕照。我們采購三科現在很多運輸任務都是交給了小銘。”
“這事情我知道。最近廠里面要新設一個建筑材料的分廠,我打算推薦小銘去籌建組任職,不會影響到你們科的工作吧”
“沒有任何問題,現在我們科專門從車間借了一輛小貨車給小銘使用,正好配合這籌建工作。”
李副廠長跟陳科長兩人幾句話就說定了,李銘表態的話也就是應應景。
早在李副廠長家,他就表好態了,都是自己人。
陳科長、李銘回采購科。
李副廠長去開會。
這次李副廠長敢這么篤定的說出安排李銘的新職務,是因為李副廠長已經跟何副書記達成了妥協。
由于廠里分工的原因,李副廠長兜不住建筑材料廠,拿得起放得下,就轉頭支持何副書記的主張。
兩人一番溝通交易后。
何副書記想拿籌建組組長的職位,李副廠長想拿一個副組長跟紅磚廠負責人的職位,兩人準備會上互相支持。其他的職位則留給其他人分。
這兩人想得倒是挺美的,能不能實現就看怎么去運作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