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前院跟往常一樣聚了一堆人閑聊,連劉海中也在。
李銘只聽到后面幾句沒聽到前面的內容,他笑著打招呼道“這么熱鬧,大伙都在聊什么呢”
閻埠貴沒管劉海中的感受,搶先說道“正聊到你這大忙人,既要去郊外建新廠,又要下鄉搞溫室大棚,好些天沒見著你了。”
李俊義補充道“也聊了下秦淮茹、二大爺上報紙的事情。”
帶上了自己,劉海中對李俊義這話很是滿意。
“二大爺,您上報紙了呀這可真是大喜事啊,怎么也得在院里辦一桌熱鬧熱鬧。”
劉海中謙虛又自得的說道“我那不算,是秦淮茹上的報紙。我也就是在旁邊配合拍了幾張照片,配合著回答了記者的幾個提問。”
四合院沒有人提出要秦淮茹辦一桌的說法。人家日子好過還沒幾天,誰要是這時候亂提這種意見,會被人背后戳脊梁骨的。會做人的話,秦淮茹她會自己主動張羅。
工資透明的時代,正常的鄰居之間,各家收入多少,生活好不好過,一目了然。
像隔壁大院被抓走的趙仕者,這類搞倒買倒賣的收入就不清不楚了,但是平常也是要裝窮顯得是生活所迫沒辦法才做,多嘚瑟兩下就等著被人舉報吧。
李銘這種能耐大的是特例,對他的高收入別人只剩下羨慕嫉妒,方法就在那明擺著,自認為有本事的人都可以上山自己掙去。
自認為開荒有一手的人,也可以找鄉下生產隊合作,此時的政策是鼓勵開荒,是缺人手去開荒。
開荒破壞環境,飯都吃不飽,你跟我說將來保護動物、環境什么的是吃飽了飯才會考慮的事情。
吳名關心道“小銘,你鄉下的溫室大棚建好了沒這都要開始降溫了。”
“早建好了,菜都種下去好些天了,主要是生產隊的人在管理,他們最近也在跟著勞模學習先進的種植技術。”
已經洗好了碗筷的三大媽問道“聽說你之前還從廠里招工去鄉下干活”
“我那可不算招工,就是科里的同事們知道了我的事情,很熱情的要給我幫忙,我也不好拒絕。我想著不能讓人家白幫忙,就給每人送了些魚干表達感謝。”
沒工作的于莉接話道“我們也是有些空閑的。”
李銘停好自行車,也沒回屋,坐吳名長凳的另一頭,說道“下次哈,下次一定,有事我就找你們幫忙。”
國慶之前,李銘宣布去鄉下建溫室大棚的時候,閻埠貴等人就有用心注意。
一般情況有事情都是找鄰居同事幫忙,沒想到李銘這邊不按套路出牌,直接調用了一群保衛處的人去開荒。
這讓四合院一些人的一些打算還沒想好就落空了。
四合院的閑聊話題又回到了抨擊商業流通領域的那些單位。
他們比寫文章的人有更多的不爽體驗。最簡單的買雞蛋的事情,熟人可以仔細挑選查看雞蛋是否壞了,他們就沒得挑,買到壞雞蛋還得自認倒霉。誰家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何況收入本來就不多。
夜里。
秦淮茹果然來到前院。
她進屋后二話沒說就把李銘給推倒了。
一笑喜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