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現在的經濟其實是一種戰時經濟,一切都是為了打仗在做準備,上面會有各項生產計劃發下來讓大家執行。”
“拿了誰的錢就得給誰干活。公社肯定是要求認真執行計劃,不會由著生產隊自己搞。這就可能跟生產隊的利益就不相符,跟社員的想法不太一致。”
“這樣啊,那確實不是由社員說了算。”婁曉娥算是明白里面的道道了。
“要想改變這個事情,首先就要重新判斷戰爭的威脅大不大,會不會爆發沖突。不會打仗,那才有可能是社員說了算,想種什么就種什么。”
“東邊只是暫時停戰,西邊才剛剛打完,南邊的越國正在打仗,北邊的蘇國虎視眈眈。現在的判斷很明顯,認為戰爭的威脅就在眼前,肯定是要求按計劃的來。”
“又要開始打仗了嗎”
“這樣的大事,我哪能知道備戰備荒,只要我們做好了準備,敵人就不敢動手。”
問題太大沒得討論,婁曉娥又想到“這幾個月下來,我發現他們都是各忙各的,井井有條,還挺團結的。”
“什么團結”李銘感覺有點莫名其妙。
“就是社員之間的關系,挺和氣的。”婁曉娥補了一句。
“農村的主要矛盾就是爭土地爭用水。土地,現在都是集體的沒得爭,用水,前幾年旱災的時候生產隊就協商好了。兩大矛盾沒有了,反而大家都是一個集體的,當然團結了。有些人可能還有些陳谷子爛芝麻的屁事。”
婁曉娥好奇道“都是些什么事啊”
“男女關系唄,比如有人喜歡上了別人的老婆。”
“那你會不會喜歡上了別人的老婆”
“我這人特別專一,長得漂亮的我就喜歡。”
“你又故意氣我是吧”婁曉娥也不想想,她自己跟李銘好上的時候,離婚證還沒領呢,還是李銘教她怎么離婚的。
“我是老實人,只說老實話辦老實事。”
“我看啊,就你最不老實了。”
路程不遠,兩人說著話就來到了溫室大棚,他倆要采摘一些黃瓜回去。
黃瓜底部的根瓜必須盡早采摘掉,才能使上部的瓜和蔓同時生長,提高產量。
李銘婁曉娥之前也是不懂得這樣的小竅門,這還是婁曉娥去大棚模范那邊學習先進種植技術的時候學來的。
剛好這些比較小的黃瓜可以拿來送人,試吃品小點也很正常。
十天過去了。
12月22日,冬至。
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
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輪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
李銘在城西小四合院吃了一頓餃子,感覺不過癮。
他自己又在小世界里煲了一鍋姜母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