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瑤收拾好登記本,笑著說道“這你就得問小銘了,他才是內行。”
李銘從經濟效益的角度分析“應該跌不了多少,建大棚的成本不低。蔬菜沒利潤了,生產隊就沒有投資建大棚的動力。”
張有祿不認同道“你這一年就要回本盈利的要求太高了,要是能兩三年回本盈利他們應該就很樂意。”
胡來從需求端分析道“關鍵是需求太大。咱們京城快有八百萬人口吧每人每天半斤蔬菜,加上損耗掉的,每天最少要四百萬斤蔬菜。”
老對手錢進反駁道“你沒算本來就有的冬儲大白菜、蘿卜等蔬菜。我看啊,只要能每天供應十萬斤,就能把新鮮蔬菜的價格打下來。”
陳冬副科長合上“你們別瞎想了,現在整個冬天也才供應幾十萬斤新鮮蔬菜。要漲幾十倍哪那么容易。”
李銘沒有公布個人訂購的蔬菜量。采購三科這些人只曉得他的產量高,但不知道具體產量。
他感覺這次溫室大棚搞得有點太出風頭。
最后的平均畝產量將會是四季青的10倍還多。當然四季青因為還有觀光展示的特殊任務,種了很多畝產量不高的蔬菜,比如辣椒、大蒜等。
他培育出來的高產蔬菜種子也送了一些給四季青,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畢竟婁曉娥他們在那邊免費培訓了一個多星期,這得報答一下人家。
李銘沒有忽悠閻埠貴,第一次種植大棚蔬菜,遇到一些解決不了的新情況確實會再去四季青那邊求教。
他暫時只敢小批量給人試種。
一來就大規模推廣種植要是出了點問題,那將是不可承受的損失。
很多人好心辦成了壞事就是源于貪多求快。
他不急,慢慢來。
陳國棟科長推開采購三科房門。
“小銘,楊廠長、李副廠長幾位領導都認為你提的獎勵徽章的建議很好。已經讓設計部門抓緊辦理,盡快設計生產出來。”
陳科長又特別說道“幾位廠領導要你多給廠里提建議。”
紅星軋鋼廠的頭頭們也是吃到好幾次甜頭,不是這年代的人笨,而是沒想到又或者不敢想。
李銘謙虛道“我個人能力還是有限,得靠大伙群思廣義一起商量著來。”
陳科長笑容可掬道“太謙虛了也不好,有什么想法盡管提出來。”
李雪瑤笑著奉承道“我們就是附帶湊數的,最多幫你查遺補漏那么一丁點。”
錢進也笑道“我現在去其他科室,那可是昂著頭的。”
胡來調侃道“就差橫著走了,是吧”
一群人說說笑笑,閑聊摸魚到下班時間,準點走人。
天上飄起了雪。
這回天氣預報還是挺準的。
城西四合院。婁曉娥也是早已從城東小四合院回來了。
婁曉娥幫他提著公文包,撒嬌道“明天你幫我堆兩個小雪人。一個是你一個是我。”
李銘寵溺道“好你都吩咐我了,我肯定會辦到。”
婁曉娥接著又雀躍道“我今天上午跟著福媽學剪窗花,我剪出了一只馬,厲害吧”
“超級厲害我都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