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銘剛好聽到的是一條國際新聞,涉及了多個國家,真國際新聞。
假如只有這前面一截的內容就是一條挺普通正常的國際新聞,關鍵它還有后半截。
李銘感覺這就有點離譜了,又想到這是涉及三哥的事情,好像又不是那么離譜了。
不敏感的國際新聞,普通人也能在廣播上聽到、在報紙上看到。
一些比較特殊的國際新聞就只有在參考消息上才能看到,這份報紙的訂閱是有限定資格的。
由于用了迅哥兒的攷字,這是考字的異體字,這個字很多人誤認成了政字。
小調查有人誤認過么
早在57年的時候,偉大導師指示有必要使我們的干部,及時地知道我們的敵人的情況和敵人的觀點,以及我們的朋友的那些與我們有所不同的觀點。
這才普及到縣級的委員以上,農村的話基本上一個公社一份,報紙在公社主任那里。
其實偉大導師有想過普及到人人都能訂閱,有一些反對的聲音,而且也缺報刊用紙,特別缺。
紅星軋鋼廠而言,需要科長以上才有資格看。
李銘在聶副廠長辦公室看過幾次,也是沒什么看頭,這時候國內外的報紙都是一個德行。
很多報紙雜志停刊了也有個好處,報刊用紙緊張的問題解決了,嚴謹一點的說法是問題暫時消失了。
70年8月份起,參考消息擴大發行到工礦企業的車間,農村的生產大隊,復課的高等院校,基本上是個正規的單位就可以訂閱。
李銘在家又多聽了一會兒廣播。
后面沒什么有趣的新聞,他關了收音機,準備出門上班。
院里閻埠貴跟董大爺兩人在嘀嘀咕咕,看到他出來。
閻埠貴詢問道“小銘,這院里的雪是你掃的吧”
“是啊。我起床的時候隨便掃了一下,熱熱身。這剩下沒掃干凈的,要您給安排一下。我要去廠里上班了。”
董大爺也詢問道“咱們大院門口也是你清理的么”
“那個不是我掃的,我早上起來掃雪的時候也看了一眼,門口掃得比我掃的干凈多了。”
李銘是睜著眼睛說瞎話,就是他干的。摟著婁曉娥睡了一晚上,早上回來的時候又是清理了一路的積雪。
董大爺納悶道“奇了怪了,這誰做好事不留名的。咱們大院外的胡同干干凈凈。”
“肯定不是咱們院的人,不然干嘛不把院子里掃干凈”李銘忽悠道。
閻埠貴頗為同意道“是這么個理。”
董大爺很是疑惑“那又會是誰掃的呢一點動靜都沒有。”
“怎么沒動靜呢我剛剛掃前院跟外院的時候,您沒聽到”
董大爺先是夸贊道“這個聽到了。你干活真是一把好手,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我穿好衣服出來就沒見到你的人影了。”
董大爺解釋道“我說的是大院外面的掃雪,不聲不響的就打掃干凈了。”
“您二位慢慢研究吧。我急著上班,我先走了。”李銘扶著自行車就往外走。
“不耽誤你時間了。上班路上小心點兒。”
“對,小心路上滑。”
“好嘞”